高校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领导者必须要有长远的目光,并且提前进行规划,这样才能抓住历史机遇,为后面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如今形成的高校格局,都是20年前布局的结果。
南京大学是全国顶尖的名校,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认可度。作为华东五校的成员,南京大学这些年的发展备受争议,今年两院院士的增选,学校出现挂零的情况,更是引来一片质疑。
南京大学拥有30多位院士,但整体的年龄结构已经偏大,确实让人感到担忧。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和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在华东五校里面,基本已经属于垫底的存在。
同样是华东五校的成员,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两所高校的学科都出现大量重叠。比如两所高校都是在文科以及理科领域实力较强,文哲史等学科都互相争全国前三。
如今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发展,可以说是呈现出较大差异。复旦大学在高考录取分数、学科评估以及高校排名等方面,都已经领先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除了有地理位置的优势外,更重要的是学校抓住两次历史发展潮流,第一次是1952年的院系调整,第二次是21世纪合并潮。第一次是国家干预的结果,第二次,则是高校的自主决定。
南京大学:当年错过合并机会
南京大学源自国立中央大学,1952年的院系调整当中学校确实被拆分,所以运气方面没有复旦大学好。但是在21世纪初的合并潮当中,南京大学的决策失误,也是造成今天局面的重要原因。
当年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以及四川大学等都大规模合并周边的高校。即使是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同样都合并当地著名的医科大学,以此来增强自身的实力。
南京城里面的很多高校,和南京大学都是同根同源,而且当年都是被拆分出来,理论上来说,想要合并阻力会非常小,但是南京大学为整体的高等教育着想,当时并没有选择大规模合并。
21世纪初当时合并潮非常流行,基本知名的医科大学都已经并入985高校里面。当年和南京医科大学属于同一水平的浙江医科大学,都已经并入浙江大学。
因此,当时南京医科大学的领导主动提到南京大学,想要谈两所高校合并的事宜。但是南京大学方面认为南京医科大学实力太差,加上学校师生又反对,最终没有合并成功。
当时民间流传出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南京大学的校长提到,一杯牛奶和一杯水的合并,最终会稀释牛奶。这就是当年著名的“牛奶稀释论”,曾经在高等教育界也引起诸多争议。
后面南京大学看到其他兄弟高校有医学院后,发展得很好,于是又主动找到南京医科大学的相关领导,想要再次谈合并的事宜,但这次竟然是南医大主动拒绝。
两次的合并都没有谈妥,最终使得两所高校都坚持独立发展。南京大学加大资源投入到医学院的建设当中,南京医科大学又努力发展自己,如今已经成为双一流高校。
如今事情已经过去20多年,南京大学并没有发展起来自己的医学院。而隔壁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部,在全国都很有名,也大幅度提升学校自身的综合实力。
985高校合并医科大学,并不只是简单的为了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而是通过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建设,为自身造血,也就是赢得更多的资源以及经费。
我们可以看到复旦大学里面的经费预算,20%以上都是来自于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这些经费可以反哺其它学科,这样能促进整体的进步。
南京大学2023年的经费预算只有97.49亿元,全国排名20以后,相比于复旦的178.69亿元,可以说有巨大差距。高校的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经费,否则很难引人人才,发展科研事业。
当然,南京大学坚持自主发展,也是值得肯定。这样江苏省又增加一所双一流大学,对于省内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