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不爱在群里说话的原因找到了?看你中了几个!
作者:齐舒婷 科学大院 | 2024/3/25 10:55:38 | 浏览:301 | 评论:0

我们也会看到,有些朋友在某些群里是“潜水员”,在另一些群里却是“气氛组组长”“搞笑组担当”;也有一些朋友,热衷看群动态、热爱抢群红包,却不爱在其中说话,这也被称为“窥屏”。

“潜水”“窥屏”背后隐藏了什么心理活动?为什么群发言总是让大家头疼?今天我们就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给大家盘一盘~

原因一:担心他人的负面反馈

群聊作为一种群体沟通的方式,群发言的难度有时可以类比公开演讲。群发言的过程也是个体印象管理的过程。

所谓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通常,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在社会互动中,理解他人对自己的知觉与认知,并以此为依据创造出积极的有利于我们的形象,有助于我们与他人更好的交往;但同时,过度关注印象管理也可能让自己的行为过于依附他人的看法、过于被动。

在这种情境下,发言引起的他人关注可能会为发言者带来两类担忧,一类是没有得到他人的回应和关注、而使得场子冷下来的尴尬;一类是自己的公开表达引起的发言不当而为自己带来的潜在的负面反馈或负面评价。

上面两类情况的出现均不利于发言者在群体中的印象管理,尤其在群成员之间熟悉度较低时更为凸显。为了规避这种担忧,很多朋友就不会轻易选择发言,从源头上控制可能出现的问题。

不爱在群里说话的原因找到了?看你中了几个!
图片来源:veer图库

与此同时,这些担忧也会为发言者带来一定的负面情绪,最典型的常见于发言前焦虑与公开情境发言恐惧。

可能的原因有三点:

(1)发言者性格内向易害羞,难以自我表达。常见于社恐人群,典型表现如在社交中出现的目光四处游移,脸红,耸肩,坐立不安等症状。

(2)发言者自信程度不足,自尊水平较低。也就是说,这些朋友不愿相信自己的自我价值,往往把事情往坏处想,不太愿意为改变付出努力。这部分朋友更易出现对人际关系、社会过分敏感的表现。

(3)过去的负面反馈。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先前反馈会塑造个体之后的行为,之前相似情况下不愉快的体验、或没有得到他人的正向反馈与支持,会加剧个体对之后行动的恐惧与畏难反应。例如,“之前大家本来在群里聊的很high,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跟了几句个人观点,结果说完后场子马上就冷了下来,群里寂静了”,这位发言者可能更加难以进行下次的发言。

心理学上的行为主义流派认为,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核心在于" S-R "(即刺激—反应)。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由之前的刺激所塑造,行为反应取决于刺激的内容和强度。正面反馈(奖励)有助于推动行为的再一次出现,而负面反馈(没有正反馈或惩罚)则可会降低行为之后出现的概率。

针对上面的情况,发言者可以通过刻意练习的方式提升自己的自信程度和自尊水平、寻求意见支持,通过好的反馈正面激励自己,而减少公开发表意见带来的应激反应和负面情绪,进而让自己能够在公众面前更好的表达自己。

原因二:旁观者效应与“搭便车”行为

线上群聊作为一种群体沟通的方式,具有责任分散性、弱即时性、指向不明确、传受者关系松散的特点,此时就容易出现旁观者效应。

所谓“旁观者效应”也被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当任务落在一个人身上时,我们往往不得不承担责任;而当任务指向变为一群人时,我们往往期望他人能够完成更多。

举个例子,领导在群里发了一个通知,底下没有人回复。大家心里可能都在想:别人都不回,我更不用回了。(别猜了,我说的是不是你?J)

不爱在群里说话的原因找到了?看你中了几个!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另一方面,群友们也可能出现“搭便车”的行为。所谓搭便车是指,投机者在集体活动中抱着“就算我不做,总会有别人做”的碰运气的行为。回到上面的案例,领导在群里发了一个任务,底下没有人回复。大家心里也可能在想:总有人会回复,我就可以不回复了。

换个角度,其实在线上交流中我们也存在默认的共识——如果他人真的有急事可能就会私信或者@相关人员,如果只是发送群消息,群体会默认这条消息没有看到,即使不回复也无伤大雅。

原因三:不认同群里的内容

这类情况最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相亲相爱一家人”或者“幸福一家子”的亲情群中。长辈们转发的抽奖、养生、砍一刀等内容,我们本着不信谣不传谣的态度,往往既不关注也不认同,但考虑到家庭的和睦,往往不会直接反抗。

当我们对群聊中的内容甚至群体缺乏认同时,就更可能对其产生排斥、难以融入的心理。尤其当在给家长科普后,一次又一次败下阵来,久而久之自身的表达欲也会受到较强的抑制。慢慢地,群里依然还是长辈们热火朝天地互相分享,我们则筋疲力尽无力纠正,甚至放弃吐槽直接缴械投降。

所谓群体认同(Group identity)是指群体成员将群体的目标、规范、行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和行为标准,其程度决定了一个群体的凝聚力和士气等特征。这种群体可以是以血缘、地域天然形成的,例如家庭、宗族;也可以是以观念、主张自然形成的,例如女权主义者、环保主义者等。

其中,群体目标是否明确、恰当,群体有无“核心”人物,群体成员需要的满足程度以及群体内冲突的解决方式是否合适等,都会影响群体认同。如果上述因素不能满足,群体成员则可能对自己所在群体缺乏认同感;当其既不认同又无法脱离群体时,也会表现出“外群体偏好”和“内群体贬低”等态度或行为。

不爱在群里说话的原因找到了?看你中了几个!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原因四:对于群内容没有表达需求

这类情况相对简单,常见于一些功能群。例如社区群,大多是居委用来通知信息,群成员之间的群聊反而容易埋没居委的重要信息。本着信息传递最大化的原则,我们很大程度上会本能地选择不说无关的话、不去干扰他人的信息接收与传递。与上面的情况相比,这种“沉默”则是正向反馈,保证了消息传达效果的最大化。

不爱在群里说话的原因找到了?看你中了几个!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原因五:信息爆炸

理论上每个成员都可以在同一个时刻嵌入无数群,我们在不同的群聊中身份不同,可能是领导、学生、朋友、子女等等,所以在群聊回复中也需要不断变换身份、语气和思路。

这种无限的嵌入性极大地增加了使用者的信息流,而过多的信息会增加使用者的认知资源损耗,当使用者的资源损耗过大而又没有及时补充时——例如工作一天下班回家看到一堆群消息——回复的意愿也会更低,更愿意给出“已阅,不回”的反应。

自我损耗理论(Ego depletion theory)认为,资源对自我的执行功能(包括自我控制、审慎的选择、主动性行为)不可或缺。而人的认知资源有限,短期内只能进行有限次数的自我控制。当资源不足时,就会出现自我进行意志活动的能力或意愿暂时下降的现象,包括控制环境、控制自我、做出抉择和发起行为等能力或意愿的下降。

不爱在群里说话的原因找到了?看你中了几个!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结语

最后,祝大家能够在线上沟通中节约认知资源、实现有效沟通、不被耽误在无意义的聊天中;同时也“该出手时就出手”,勇于担责,不因胆怯或忧虑而失去主动沟通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顺便问一句:你不愿意在大院推文下面留言的原因又是啥呢?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为什么时下中国很难出现真正的哲学家 2024-11-16 [75]
诺贝尔奖院士工作站介绍 2024-11-16 [60]
《乡下人的悲歌》读书笔记 2024-11-12 [159]
简单直接:特朗普当选,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这几点 2024-11-12 [177]
特朗普大获全胜,说明美国人对政治正确已经深恶痛绝 2024-11-12 [136]
也许特朗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只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特朗普! 2024-11-12 [141]
特朗普胜选演讲里特别感谢的这位女性是谁? 2024-11-12 [134]
全世界都在蹲特朗普曝光萝莉岛大瓜 2024-11-12 [149]
任正非最新讲话:世界走向人工智能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2024-11-06 [309]
中国教育正走向恶性循环 2024-11-06 [34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