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百家论坛
关键字  范围   
 
现代人才培养不能搞近亲繁殖
作者:仲祖文 | 2010/12/12 17:09:41 | 浏览:2557 | 评论:0

  当前,人才培养中的近亲繁殖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据某研究机构对我国23所财经类高等院校专职教师的来源调查,毕业后直接供职于母校的占62%,某些著名大学竟高达80%。有海外学子直言,我国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小,跟人才培养近亲繁殖关系甚大。

  近亲繁殖有悖于现代人才培养“远缘杂交”的理念。它是“师傅带徒弟”的承袭,是视野不宽、胸襟不宽、思路不宽的外在表现,是固步自封、门第自闭的观念作怪。它封闭学术视野,制约学术批评,损伤创新思维,禁锢学术风气。眼皮底下选人才,“肥水不流外人田”,很容易保留和延续共同的学术缺陷,习惯继承,不敢超越,缺乏竞争,学术个性就会日益萎缩,就很难产生杰出人才和一流创新成果。国外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人才培养近亲繁殖率与科技创新力存在着直接的负相关。

  克服人才培养近亲繁殖现象,必须认真落实人才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要着眼于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创新人才培养、管理、评价、报酬、发挥作用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机制。要大力改善高校、科研院所教学科研人员的学缘结构,鼓励大幅度减少从本校、本所毕业生中直接录用教师和科研人员,并逐步形成制度规范。目前一些高校探索的选留毕业生“三三制”原则,即海外留学毕业生、其他高校毕业生各占1/3以上,本校毕业生不超过1/3的办法,值得借鉴推广。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开放的教学科研团队,聘任、聘用行业企业和政府部门优秀人才担任教学科研人员,有计划地选派教学科研人员参加海内外研修。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缘交叉、融合、碰撞中提升创新能力。

  克服人才培养近亲繁殖现象,绝非朝夕之功。各级党委、政府和高校、科研院所,要牢固树立抓发展就要抓人才、抓人才就要抓培养的理念,把解决人才近亲繁殖作为人才培养政策创新、机制创新的突破口来抓,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广大学术引领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维系“师门血统”、维护学术传承的惯性思维,以开放的心态广纳群贤。只要我们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为有创造潜力的各类人才参与不同学术思想、研究方法的交融创造条件,优秀人才就会大量涌现,真正成为科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相关栏目:『百家论坛
大前研一:培养孩子的“生存力”,才是教育最大的目的 2025-11-16 [51]
刘道玉逝世丨披露当年被免去武汉大学校长的真实原因! 2025-11-09 [341]
韩国学霸的死亡,导致了太子集团的覆灭 2025-11-01 [444]
中国教育的问题,并非简单的“应试”或“分数至上”可以概括,而是一整套历史、制度与文化演变叠加之后的结构性结果。 2025-10-30 [459]
如果没有苹果,中国代工厂还剩下什么? 2025-10-30 [456]
原创 | 破除“内卷式”竞争:独具特色的新兴品类创新模式 2025-10-30 [432]
赵伟 | 浙江模式: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一种区域路径模式 2025-10-30 [477]
四十九年前,“四人帮”垮台的消息如何由官方传到民间? 2025-10-12 [1179]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父母“怎么做都是错”的困境与破局 2025-10-12 [942]
捏了俩小时脚,我理解了左派! 2025-10-06 [1159]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