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此下政府里的所谓御史台,便是循此趋势,由皇宫渐渐退回政府的。
东汉初年,光武帝的私意,则索性把政权全操在自己手里,三公只是名位崇高而已,实权则在尚书。
换言之,则是由皇帝来总其成。
所以后代中国人批评汉光武帝有事无政,这是以往的历史意见。
汉光武帝自身是一个好皇帝,明帝,章帝都好,然而只是人事好,没有立下好制度。
因此皇帝好,事情也做得好。皇帝坏了,而政治上并不曾有管束皇帝的制度,这是东汉政治制度上的一个大问题。也是将来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一个大问题。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汉代》
钱穆先生说:“中国此下政府里的所谓御史台,便是循此趋势,由皇宫渐渐退回政府的。”
退字,有原路返回之意。
钱先生的这句话应该理解为,御史原本属于政府,现在又退回了政府。
他之所以有此一说,是因为他认定,御史一职,原本属于政府副职,即他所说的宰相之副,即副宰相,隶属于宰相。御史以下,设一御史中丞,为御史的副职。而御史中丞的实际职责却是监察皇宫。他因此组织了一个逻辑链,宰相或者相府,其实管着皇宫,相权实际高于皇权。
后来有一个时期,皇帝将御史一职改成了司空,只管土木建设,监察工作,全部交给御史中丞,皇帝用这种办法,将监察权收进了皇宫。成立御史台以后,监察权又从皇宫移出,归属于政府。钱先生所说的政府,特指相府。
所以,这就是退回来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汉代一度将御史大夫改为司空,确实是夺了御史大夫的监察权,而以御史中丞主掌监察。此举的意义有两重,一是削弱了御史大夫之权,将监察权降了一级。二是加强了皇帝对监察权的控制。因为御史中丞带个中字,属于内廷官员。
这个所谓内廷,始终存在内外之别。通常理解的内廷,主要是指由宦官组成的皇室管理体系相关人员。实际上,这个内廷和外朝,有两方面的理解。第一重语义,内廷特指皇宫内工作人员,外朝指皇权之下执行权机构,比如相府,太尉府、御史府。第二重语义,御前会议之内,内廷指宦官,而外朝指御前会议组织结构中的对皇宫外工作机构。
御前会议的官员,更多并不是宦官,包括九卿以及御史中丞等,实际属于皇权执行官员,却不一定是宦官。主要由宦官担任的职务,主要是那些需要经常出入宫禁者。如早期的尚书、谒者等。
御史权中,御史大夫被虚置,由御史中丞主掌监察权,并不是将监察权收归内廷,准确的理解,应该是收归御前会议。成立御史台后,御史权也就是监察权,也并不如钱先生所理解,又内廷析出,进入外朝。
御史权始终直属于御前会议,就像相权和军权始终直属御前会议一样,是皇权之下的三大执行权。所不同仅仅只在于,有时候,皇帝抓权抓得紧,行政权和决策权出现重合,给人的感觉是皇权将执行权收回去了。
就这一意义而言,钱先生所用这个退字,是错的。
监察权是公权制度非常重要的权力,是公权平衡的砝码之一。既然要分析汉代政治得失,这个得失,最为关键,确实与御史制度有关。
我这里重点讲一讲御史这一职位的变迁。
史字,我此前讲过,古义就是记录。所谓历史,就是经历的记录,史官也就是一个记录官。
御字,原本指天子的座驾,即天子所坐之车,后来语义引申,泛指天子所属。天子之书,称为御书,天子之旨,称为御旨,天子的记录官,称为御史。
可见,御史原本是天子身边一名记录日常的秘书。
古代没有电话机传真机,没有今天的现代通讯工具和手段,天子行政,还真是一件难事,国家越大,行政就越难。其中一个很大的难题在于,天子说过的话,传达给下面,一切都变了。
这还不一定是下面的人故意要变,而是规律如此。同样,下面说的什么话,若是通过口传,层层上传的结果,到了皇帝那里,同样面目全非。
历朝历代,非常注意记录。
封建时代,天子身边有记录秘书,称御史,各诸侯身边也有记录秘书,同样称御史。御史的记录,成为重要物证,天子要考察诸侯,只要看记录,就能察知。
御史之职由记录秘书上升到监察百官的官员,应该是由秦国而始。在此之前,御史只是天子或者诸侯身边的小官,差不多属于贴身秘书。
秦国设府的只有三个官员,一是宰相,二是太尉,三是御史。可见,此时这三个官员,已经平级,御史已经不再是泛记录,而是侧重于监察官员。如果仅仅只是记录,只要跟着主官后面就可以了,职掌也非常单一,就是记录日常。
需要开府,就有了更多的行政事务,需要多个部门,各司其责,御史便由此前的记录官,变成了监察官。御史府的主官,便是御史大夫。
这是中国监察制度中对百官进行监察的肇始。
此前讲过,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还有一个机构,即对天子的监察。这个机构,是谏议大夫。这一机构的变迁,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关系更大。钱先生此书,没有谈及这一机构,我在此前曾简略介绍,此处仅提一提。
既然御史设府,就充分说明,御史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行政机构。御史府既然和相府平级,就说明这个机构还非常庞大,机构内置,自然有众多等级。所以,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
钱穆先生说,御史中丞,是专职负责皇宫事务的御史。但其介绍并不完整。其实,御史中丞,是御史府的副职,主要分管皇宫监察事务。还是一个监察官员。
钱先生说,就连皇帝也要由御史中丞管,这不是事实。御史的监察对象是百官,虽然包括皇室,却不包括监察皇帝。
皇帝由另一个系统监察,即谏官系统。这个设计是非常科学的。
到了汉武帝时,为了削弱丞相权,设立大司马一职,同时也削弱了御史大夫之权,却并没有削弱监察权,反而是加强了监察权。
为了加强监察权,汉武帝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往相府派出监察官,将全国设十三个监察区,各区派一名刺史,就是增强了监察权。
刺史,其实也就是御史,全名叫刺御史,就是皇帝派出的监察官。
不仅如此,还另外设立司隶校尉以及绣衣直指,更进一步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同时也是加强对百官的控制。
到了汉成帝,正式设立三公。三公即大司马,是第一公,排位上升到了丞相之上,第二公,就是丞相,第三公,也就是以前的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
大司空已经不再是御史府之主官,变成了主管土木。
监察权仍然存在,也还称御史府,而主官不再是御史大夫,而是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是皇宫官员,所以,监察权,归属于皇帝了。
到了汉哀帝,又改回来了,先是恢复了御史大夫,仍然主管御史府,和丞相府合称二府。后来,又干脆改丞相为大司徒,同时改称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主管御史府的职责,却再没有变。
因为哀帝短命,这些变化,都没有成例。御史府的主管,仍然是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反而成了一个虚衔。
东汉时,对于御史府的称呼有些改变,这是因为又冒出了一个新的行政机构,称为谒者台。谒者早就有,而且不止一个,内部也有官阶。只不过,并没有单独开府。也就是没有单独建立一个行政官署。现在建了,在皇宫之内设了办公署。
之所以称台而不称府,是为了内外区别,府在外,台在内。也就是说,谒者台,是一个皇宫内的行政机构,也就是御前会议下设机构。
御史也是御前会议下设机构,从来都不曾属于相府,也从来没有从御前会议析出。为了和谒者台职名统一,御史府也改称御史台,也被称为宪台。唐朝时,一度将宪台作为御史府的定名,但时间不久,最终以御史台定名。这个台字,其实表明的是皇权机构,而不是钱等到说的又退回政府。
由此前的讲述,无论是钱穆先生的讲述,还是我的发挥,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事实。
汉代政治,甚至包括整个君主时代的政治,关键在于所谓的明君。一旦遇到所谓的昏君,麻烦就来了。
正如钱先生所说,“因此皇帝好,事情也做得好。皇帝坏了,而政治上并不曾有管束皇帝的制度,这是东汉政治制度上的一个大问题。也是将来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一个大问题。”
有一点,钱先生说得非常正确,这是一个政治制度问题,而不是一个帝王的个人能力问题,自然也不是一个到底是大司马权重还是相权重的问题。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是私权制度避无可避的先天缺陷。
在我个人认为,历史上众多被历史确定为昏君者,大多数不是真正的昏君,恐怕还是改革之君。只不过君弱臣强,原本应该属于公权的臣权,落到了权臣手里,权臣又大大发挥了私权,其权大到了足够视君权而不见的程度。
所以,很多君王想作为而无法作为,也就因此无所作为。
相反,许多被历史认定的有为之君,我却以为是作为过多的君王,是为其政权衰败,种下祸因的君王。
只要皇权这最大的私权存在,公权和私权的这个跷跷板,就总会向私权倾斜,这才是君主制最大的弊端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