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不是现代教育尤其是中式教育可以培养出来的
智者说
现在的手机视频差不多代替了以往的所有传媒手段。人们不看书,不看报,甚至不看电视了。一部手机,几乎成了远方信息的全部来源。刷抖音,看快手,已经成了人们包括小孩子的重要生活内容,而拍视频,赚流量,扩粉丝,当网红,俨然成了一种时尚。就连一些研究哲学的人士也不甘寂寞,面对镜头讲起了哲学。开始我对此是比较关注的,后来便不大关注了。尽管人家确实做足了工夫,可逐渐还是觉得没什么意思了。这种面向大众的普及性讲述,无疑应该使用日常语言,但是,这些讲述者讲来讲去便开始不自觉地背书了。我所希望看到的,是轻松自在地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不是枯燥地背书。由此想到一个问题:真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显然不是现代教育尤其中国式的教育可以培养出来的。
现代教育讲究学术传承,而不是独创性思考,讲究学习和背记前人的结论,而不是回到问题,自我思考。如果那个学生果真有自己的思想,便是离经叛道了,是绝不会为老师所容的。现代教育下的考卷和学术论文,都有着严格的标准答案,偏离一点都不行,是要被老师判低分的。现代哲学研究讲究严格的学术规范,简单到词汇的使用,你如果想使用一下轻松的日常语言,都不会为圈子所容。前人留下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有现成的答案用来应付,令人们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我并非绝对排斥学术传承,更不是反对了解和把握前人的思考成果。我所强调的是,前人的思想仅仅是可供燃烧的木炭,你累积得太多了,一点缝隙都不留,没有“现实”的氧气供应,思想的火苗是很难点燃起来的。人们的思考能力已经被扼杀了,不再有所谓独立的思考,真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又如何能够产生呢?
在专业研究者那里,也产生了一些被人推崇的学术大佬。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大佬并不是可以简单地用哲学家和思想家来称谓的。他们的成名与被推崇,是因为教育体制和学术体制本身,是因为人情世故,而不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在几十年的学术传承中,熟练地了解和掌握了前人的思想,还可能由于熟练生发出自己的一些感想。但是,这些感想不过是青石板上的苔藓,既不是在问题中孕育,也没有在实际中扎根,仅仅附着在僵死的岩石之上。在如今的专业研究者队伍中,固然蛰伏着很多青年才俊,他们学贯中西,满腹经纶,遗憾的是,他们还没有摆脱现代教育的枷锁,突出的表现是以晦涩代替深刻。
如今的人们接受的都是现代教育,能说所有人都不具有创造性吗?能说永远不会再有哲学家和思想家产生吗?这种结论当然是错误的。尽管你是现代教育培养出来的,只要你在以后的研究道路上,能够摆脱现代教育给予你的羁绊,有意发掘并培养起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是有希望成为一个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譬如社科院的赵汀阳,就展现出了一种独创性的气象。譬如陈嘉映,人们之所以说他最接近哲学家的称呼,正是因为他有属于自己的思考结果。当然,如果他们能够更多地使用日常语言,而不是专业学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总之,现代教育让你长高长胖,你是否生出了腾飞的翅膀,则是你自己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