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哈佛大学惊人发现:寿命长的人,从来不是靠多运动,而是这3点
来源:万子婳 | 2024/12/5 19:51:19 | 浏览:2262 | 评论:0

自人类诞生以来,对长寿的渴望就从未停歇…

比如历史上,有人用炼丹求长生不老,还有人为实现长寿甚至中年时期就开始踏遍千山万水海外求仙,然而盲目地追求长寿,最后反而害了自己。

而现代社会,有一些骗子也是掌握了老年人想要长寿的心理,向他们都兜售些没有任何用处,甚至损伤身体的保健品,最后老年人落得人财两空。

哈佛大学惊人发现:寿命长的人,从来不是靠多运动,而是这3点
而为了找到人类长寿的秘密,哈佛大学做了一项研究,该研究从1938年开始,至今已有80年时间。
为了保证这项研究的可信度,他们调查所采取的样本涉及到了各个职业,比如律师,博士等等,研究人员将这些志愿者分为两组,分别是长寿组和短寿组。通过80多年的观察,他们在长寿组的人身上发现了长寿的秘诀——寿命长的人,从来不是靠多运动,而是靠以下三点:
哈佛大学惊人发现:寿命长的人,从来不是靠多运动,而是这3点
01 、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社交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换句话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渴望能够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这样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当然,这里所谈到的人际关系并不仅仅包含了亲情,友情,爱情,还包括人们和这个社会上的个体所建立的任何一种关系。
比如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读书期间的师生关系,以及同事关系等等。
哈佛大学惊人发现:寿命长的人,从来不是靠多运动,而是这3点
哈佛大学在经过了80年的项目研究以后发现,如果一个人能够和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那么他们就会感觉到自己是被家人朋友爱人所深深爱着的,他们会积极的参与周围人的互动,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从中获得幸福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而这些带给他们的不同感受,从而会影响到他们的寿命。
换句话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有助于长寿。而那些不断消耗自己能量的人际关系,才是影响人长寿的关键。
哈佛大学惊人发现:寿命长的人,从来不是靠多运动,而是这3点
02 、有意义的工作
工作,可以说是一个让人们又爱又恨的东西。爱它是因为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恨它是因为现在的工作侵占了个体过多的私人空间。
然而现在,不论是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还是已经工作多年、已经实现轻松养家糊口的中年,他们很多人都渴望早点退休。
而之所以会如此,主要也是因为大家觉得,当前自己所在做的事情缺乏意义。
哈佛大学惊人发现:寿命长的人,从来不是靠多运动,而是这3点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相对于高薪、无意义的工作,人们更愿意选择低薪、有意义的工作。
因为工作的意义除了它能够给人们提供经济保障以外,同样也能为人们提供价值感。
比如当前社会,很多年轻人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去工厂搬砖,而之所以会如此,用当代年轻人的话来说——工厂的工作日复一日,会让人产生一种低价值感。
哈佛大学惊人发现:寿命长的人,从来不是靠多运动,而是这3点

这也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生活。如果本末倒置,人们的心理就会产生抵触,年轻人就会选择逃离无意义的工作,毕竟有意义的工作才能够让人更加快乐。
而快乐才是长寿的真正秘诀。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总是能够保持一个快乐的情绪,那么他的心态往往会比那些喜欢抱怨的人要更好。
而心理学家早就通过实验证明,乐观的心态有助于人们延长寿命。
哈佛大学惊人发现:寿命长的人,从来不是靠多运动,而是这3点
03 、劳逸结合,适当休息
随着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加剧,社会内卷也越来越严重,什么996、007,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些企业工作的常态,人们就好像变成了工作的机器,几乎没有多少时间休息。
而哈佛大学此项研究中也透露了一点,人是需要劳逸结合,不能太过劳累的,尤其是在身体感到疲劳的时候,一定要及时休息,这样不仅可以缓解身体的疲劳,还可以疏导心理的压力。
总之,人的体能和心理能量都是十分有限的,不能一直没有底线的消耗,适当停下来休息,缓冲一下,这样身体的能量才会越来越充沛。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全球首款「代孕机器人」亮相 引爆争议 教会如何回应这场科技风暴? 2025-08-15 [651]
认知刺激与音乐刺激:预防痴呆症的潜力 2025-08-13 [734]
天津大学校友团队:实现人类与肠道工程菌远程“对话” 开辟肠道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新路径 2025-08-12 [796]
Nature确认:1/4肺癌患者没吸过烟,背后竟是它惹的祸 2025-08-05 [1071]
美国家庭掀起了“麻将在手,健康常有”的潮流建议中老年人以麻将社交保持健脑防老 2025-08-05 [784]
日本厚劳省批准使用AI的医疗器械,可基于脑回路客观诊断抑郁症 2025-08-01 [1161]
谷歌突然免费开放"医生级"AI!医院连夜抢装,医疗界彻底变天 2025-08-01 [1623]
9种看似在“放松”,实则让大脑越来越笨的行为 2025-07-23 [1062]
JAMA子刊:睡前刷手机的代价!成人睡眠时长缩短、质量下降,夜猫子风险更高 2025-07-23 [1749]
北大医学专家胡大一:睡觉,一个让你延长生命的革命性新秘方 2025-07-23 [1091]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