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两岸三地大陆评述
关键字  范围   
 
两院院士增选消息提前20天泄密意味着什么?
2009/12/16 18:07:51 | 浏览:3234 | 评论:0

  历时近一年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到这个月初尘埃落定,两院都选出了新院士。有院士当选的单位和部门欢天喜地,庆祝丰收;没有院士当选的单位和部门垂头丧气,检讨失败。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有消息报道,在名单正式公布前,网络上已经发布了当选人名单,而且是严格按照得票多少排列的。看来是内部人员泄露了天机。是工作人员,还是院士自身?人们不得而知。无论是什么人泄露出去的,出于什么动机,这种现象总是不大好,给本来就颇受争议的院士增选蒙上了又一层阴影。

  院士本是一个非常神圣的称号,他代表着中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来不得半点造假和猫腻。可是,出来的结果却不尽然。结果可以泄密,选举过程就不能泄密?从公布的名单看,确实不能不让人们产生这样的疑问。科学院某学部增补了一位业绩平平、背景不凡的官员,恐怕是最突出的疑问之一。相比之下,很多在一线刻苦工作,为国家、为国防做出了杰出贡献,学术成果获得公认的的老专家却名落孙山。这个结果实在让人们费解。

  人们尊重科学家,尊重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大科学家,而院士恰恰是表明他是大科学家的标志。如果在院士评选中也含有水分,也流行起了关系学、官场学,那么,这样的院士不选也罢。(从玉华)

 

相关背景:09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名单约提前20天泄密

  这件事情,时间是最好的逻辑。11月12日,网络上出现了一份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的不完全名单。在这份广泛流传的名单中,增选院士为24人。

记住这个时间点

  11月18日,中科院新闻处就网上流传的“2009年院士增选结果名单”表示,真正的名单将于下月公布,网上的名单应该是一种“猜测和推断”,“可能有一定的命中率”。

  3天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杂志社的任胜利博士在其博客上发布了一份详尽的中科院新当选院士名单,共35人。

也记住这个时间点

  揭开谜底的日子是12月4日。这一天,中科院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该院2009年院士增选经过推荐、公示、通信评审、会议评审等环节,从296名有效候选人中最终选举产生35名新院士。

  时间的纵坐标外,让我们再看横坐标。网络版第一份名单的24人,全部在新闻发布会公布的35人之列。网络版第二份名单的35人,与最终公布的名单完全吻合。唯一细小的差别是,排序不同,官方结果以姓氏笔画为序。

  看来,网络发帖者的确“很强大”,“猜测和推断”竟这般准确无误。小道消息“可能有一定的命中率”,结果命中10环。

  “愤怒!”一位负责平面媒体科学版的编辑找不出第二个词,形容当时看到官方名单的心情。

  有数学爱好者计算着:以候选人数做分母,当选人数做分子,以学部为独立单位计算吻合概率,最终可得到泄密的P值。

P值,100%

  中科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每届不超过60人,增选程序分推荐、资格审查、学部评审和院士选举4个阶段。如此程序不可谓不合理,章程不可谓不严密。

  为了做好保密工作,中科院为院士增选专门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保密守则》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行为规范》等文件,严禁院士向候选人、亲友、同事以及与增选工作无关人员谈论和泄露评审、选举过程中对候选人的讨论、评价、表决等情况。

  但锁定今年,各种消息还是不胫而走,风里蒲公英一般飘飘洒洒,且至今无一个部门,或一个相关人士作出解释和道歉。

  没办法,不明真相的群众只能作出种种猜测:

  猜测一,往好处想,这只是一次单纯的泄密事件。新院士增选完成在11月21日前,有人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把名单透露出去了,反正这是大喜事。

  猜测二,往深处想,如果没等正式公布,就泄露了消息,说明评审选举过程很容易被“走后门”,这样就毫无公正和公信可言,也许背后有不为人知的一些内幕。

  猜测三,为什么“网络完全版”与“官方版”有细微差别,很大的可能是:“网络完全版”按得票排序,而“官方版”按姓氏笔画排序。

  猜测四,秘密在哪个阶段泄出?“内鬼”是院士,还是行政工作人员?按照增选程序,最后一轮是院士不记名投票,最先知道结果的一定是参与投票的院士。可能的链条是:院士A告诉了B,B告诉了C,C告诉了D……末了,圈内人任博士发布,让网友先睹为快。

  猜测五……猜测六……这可真像缠人的填字游戏。

  中科院路院长一直表示:院士选举是严肃的事情,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只有让过程公开,才能使结果公正。

  我们比在任何领域都更渴望见到在科学界的公正选举。因为对于公众而言,没有比科学的名义更天经地义的理由了。

  我们希望赋予科技塔尖的这群人“最高学术称号”时,每一步都公平公正,不要有种种荒诞社会力量的介入和干扰。伽利略早就说过: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

  不难想象,当名单最后揭晓的一刻,当选者在那个瞬间喜悦、惊讶的表情,是对一场公正的选举最好的赞赏。“一切都是秘密!”那正是诺贝尔奖长盛不衰的最大秘密之一。

  时间是最好的除臭剂。我们期待两年后与新院士的相逢。那时,中科院62岁,能更成熟些吗?

相关栏目:『大陆评述
上海比北京文明,但不及北京有文化 2024-11-06 [384]
破“四唯”、“五唯”后,评职称变简单了吗? 2024-11-06 [367]
新中国75年出国留学大事记(1949年-2024年) 2024-10-06 [921]
现存的国自然基金申请书的歪风邪气有哪些? 2024-09-22 [310]
35岁副教授:科研没劲,不如当官 2024-08-27 [533]
被“双开”的李佩霞, 揭开了女官员群体的一个内幕 2024-08-25 [496]
中国最早的人是谁?云南元谋人?北京人?其实都不是!因为专家说...! 2024-08-20 [634]
大学生最佳就业城市排行榜出炉,杭州排第三,南京排第八,第一名真的实至名归! 2024-08-21 [620]
被官媒点名批评的4所大学,毕业证形同废纸,每年大量学生被坑! 2024-08-18 [295]
高校每次改革从不触碰行政人员,只拿教师开刀! 2024-08-18 [310]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4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