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吴晓波:中国人为什么要移民到海外?
作者:吴晓波 | 2011/12/21 16:02:15 | 浏览:2775 | 评论:0

  2011年9月21日,胡润给我打电话,“你在北京吗?我们要公布2011年的财富报告,想请你到场做个点评。”我在路上。第二天从微博上读到了胡润的数据——中国现在的千万富翁家庭有96万个,在2010年这一年里,有5000到6000个人到海外进行了移民。

  胡润的数据从来是一个“大概”。不过,招商银行和贝恩顾问的《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给出了近似和更精确的数据:当前中国高净值人士的数量是50万人,人均拥有可投资资产3000万人民币,加在一起的可投资资产是15万亿人民币,相当于GDP总量的三分之一。个人资产超过一个亿的大陆企业家中,有27%已经移民了,还有47%正在考虑移民,加在一起,就是有74%的人已经移民或正在考虑移民。

  移民最多的国家是四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我知道新加坡的政策:2010年是150万元新币,今年涨到250万元,理由当然是申请人太多了。在那个鸟岛大的地方买一个象样的房子起码又要150万到200万新币,也就是说,没有3000万元人民币的资产别让那儿跑。再说美国,11月底,公布了一个数据,过去三年中,美国移民的四分之三是中国人。

  为什么要移民呢?

  我问一位到了温哥华的先生,“过得好吗?”

  “非常好。”

  “怎么个好法?”

  “清早起来,送儿子去读书,然后回家除草,中午睡个午觉,下午继续除后院的草,太阳要下山了,把儿子接回来,再到前院看看,草有没有再长出来,明天继续除。”

  那里的天很蓝,那里的牛奶没有三聚氰氨,那里的牛肉没有瘦肉精,那里的菜油不是地沟油。

  但是,那里的新闻与你无关,那里的生意与你无关,那里的人民与你无关,那个国家,与你无关。

  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二百多年,也有些国家发生过有产者的集体大移民,但那大多与阶级斗争和种族清洗有关,比如1918年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对俄罗斯贵族和资本家的驱逐,比如1940年代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迫害。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处在高速发展的和平时期——甚至是世界上表现最好的经济体,却有超过七成的有产者试图离开这个,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生的事情。那天,我在一个论坛上表述这一历史事实,台下坐着不少政府官员,大家的脸色都很凝重。

  为什么要移民呢?再问一遍这个问题。

  我想破了头,理由大概有三个,第一是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第二是子女教育,第三是财富的不安全感。

  第一条理由是可以理解的,都说“商人无国界”,况且每个人都有在地球上自由迁徙的自由;

  第二条理由就让人深思了,大凡有子女读过中国的初中和高中的,都会对应试教育深恶痛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不是一般的残酷,咱们有钱了,为什么不转到宽阔的高速公路上去?如果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一个让人逃避的制度,那么,政策制订者们是不是该捂上被子好好想一下了?

  第三条理由就更值得上上下下深思了。有产者为什么会有不安全感?他们是对什么不满?是哪一种预感让他们想要逃避?这些人移民之后,决不会在瓦蓝瓦蓝的温哥华“除草等死”,他们还是会回到熟悉的中国市场,继续做生意赚钱,然后把钱通过各种灰色渠道输送出去,他们的行为一定会更加的短期化——因为这已经不是他自己的国家,那么,中国经济的未来又在哪里?

  这种财富不安全感,我们不是第一次看到。最远的一次是2000年前的汉武帝,他为了征讨匈奴,把国库都干空了,于是以强制性的手段向有产者征收百分之二十的财产税,他还鼓励民众互相举报,造成全国中产以上的家庭集体破产,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记载说:“自此民偷,甘食好衣,不事蓄藏之业。”翻译过来就是:“自此以后,民众喜欢偷窃,有好看的衣服马上就穿,好吃的马上吃掉,不再愿意储蓄投资。”中国历代政权的晚期,如晚唐、晚明、晚清和民国晚期,都是奢靡得一塌糊涂,吃喝嫖赌,器物声乐精致到了极致,而这一切都与民众不再愿意储蓄有关。所以,一个国家的奢侈品消费特别的高涨,并不一定是国力富足、民众富裕的表现。

  最后问个问题,移民的人很快乐吗?他们真的可以“离开”吗?

  1975年,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被迫离开捷克,移民官员递给他一个地球仪,让他随便选一个国家,昆德拉慢慢转动地球仪,良久,轻轻地问,“您还有没有别的地球仪?”

  你的钱走了,你的人走了,但是,你的心呢?也许,移民者都是昆德拉——在心灵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离开自己的国家。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台湾学者潘光哲:为什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改造国民性? 2025-09-15 [33]
AI教父万万没想到,前女友用ChatGPT跟他闹分手 2025-09-15 [31]
男生给导师申请3块科研经费,被学校退回,导师:写个三块钱,这弄个鬼的... 2025-09-15 [42]
富过17代,这个中国名门望族把子孙全送哈佛 2025-09-15 [123]
薛澜:AI治理并非创新对立面或附属议题,需要回归到全球合作轨道 2025-09-11 [153]
《时代》周刊发布AI影响力100人名单,4位中国入选者有哪些共同的管理逻辑? 2025-09-11 [479]
刘元春:“十五五”锚定三大主线,治理体系改革是内部结构转型的破局核心 2025-09-02 [2362]
黄奇帆的最新报告 2025-08-20 [1456]
当年大批乌克兰专家来华援建,如今状况怎样? 2025-08-21 [900]
哥大教授:美国的大学不扩招 2025-08-21 [737]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陈文玲: 必须推动中美关系回到正确轨道 Colleen Flaherty 翻译 刘勤:MIT教授发文《美国经济评论》 :生命科学受益于明星科学家们的死亡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