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座談會:中國發展公民社會 應培育年輕領袖
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座談會:中國發展公民社會 應培育年輕領袖
来源:北美華文新聞 | 作者:劉奇峰 | 2012/3/25 7:29:47 | 浏览:2754 | 评论:0

  哈佛大學豪澤非盈利組織中心與艾許民主自治與創新中心,本周在甘迺迪學院舉辦「在中國組織活動:從中國共產黨、非政府組織到未來展望」座談會,與會專家學者都指出,培育出年輕具領導力的下一代社會領袖,對中國公民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座談會由艾許中心主任賽奇(Anthony Saich)主持,兩位主談人分別是哈佛燕京學社社長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及甘迺迪政府學院公共政策講師甘茨(Marshall Ganz),他們都認為,新科技與經濟結構的改變,將極大地影響中國社會。

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座談會:中國發展公民社會 應培育年輕領袖
燕京學社社長裴宜理(左起)、甘迺迪政府學院公共政策講師甘茨,及艾許中心主任賽奇,參加哈佛甘迺迪學院座談會。(劉奇峰/攝影)

  裴宜理首先引用毛澤東與李立三等人1920年代在江西安源煤礦組織群眾運動的例子,說明結合傳統文化和創新手法,在組織社會活動中的重要性。

  裴宜理說,留俄的李立三以教員的身分去安源,但他卻能利用中國文化中尊師重道的傳統,在一些節慶的場合,成功地將馬克思列寧的思想灌輸給文化水平較低的工人。

  甘茨則指出領導能力在組織社會活動中的重要性。從1960年代民權運動以來組織活動的經驗顯示,要達成社會改變,一味的向政府抗爭與要求所獲得的功效有限,反倒是向下接觸民眾、動員社群所產生的力量更大。

  甘茨分享了他去年12月在北京大學,與北大學生及64名中國非政府組織(NGO)領導人交流的經驗。他說,在短短的幾天中,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組織活動當中的策略、願景及故事,讓他覺得未來中國的社會運動大有可為。

  甘茨和賽奇都指出,網路的普及開闢了「水平的公共空間」,有助於凝聚共同的身分,並創造出共同利益。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上產生了新群體。在這個大背景之下,培育能在未來的公民社會中領導民眾的年輕領袖,得愈發重要。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什么树结什么果实---丹麦为什么后悔接纳中东难民? 2025-09-15 [62]
美国极左自掘坟墓开始,美国转折了! 2025-09-15 [119]
疯子、电锯与一个百年烂国的自我救赎 2025-09-11 [164]
西方文明的阴影:从君士坦丁堡到伦敦的极端伊斯兰警示 2025-09-12 [379]
两万字长文起底美国前世今生 2025-09-02 [552]
英国女孩手持刀斧保护妹妹遭逮捕---这场战争比俄乌战争更猛烈 2025-09-02 [557]
性别战争三十年,日韩女权的惨痛教训! 2025-08-20 [1173]
真正的女权到底是什么? 2025-08-20 [1132]
双面美国 2025-08-20 [1155]
卢比奥国务卿与福克斯新闻杰西·沃特斯黄金时段节目主持人杰西·沃特斯的访谈 2025-08-21 [90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和上海金融人的最新鄙视链 :日本政府《氢能利用进度表》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