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生物医学
关键字  范围   
 
美国科学家最新实验证明经遗传修改干细胞可杀死老鼠艾滋病毒
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 作者:刘霞 | 2012/4/14 13:42:38 | 浏览:2902 | 评论:0

  美国科学家以前就已从理论上证明,人体干细胞能被遗传修改成为对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细胞。现在,他们更近一步通过实验首次证明,这些细胞实际上能杀死活生物体内感染了HIV的细胞,最新研究发表在4月12日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卷》上。

  在以前的研究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科学家们从一个HIV感染者体内提取出了CD8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其被称为“杀手”T细胞,能识别和杀伤外来组织或感染病毒的T细胞),并且找出了T细胞受体分子—其能引导T细胞识别并杀死被HIV感染的细胞。然而,尽管这些T细胞能破坏感染了HIV的细胞,但是,其势单力薄,不足以清除体内的HIV病毒。因此,科学家们对这一受体进行了克隆,并且使用它对人体血液干细胞进行了遗传修改。接着,将经过遗传修改的干细胞放入已被移植进入实验鼠体内的人体胸腺组织中,并研究活生物体内发生的反应。

  科学家们发现,经过遗传修改的干细胞发育成为大量成熟的、多功能的专门针对HIV的CD8细胞,其能专门攻击包含有HIV蛋白的细胞。而且,他们也发现,这些专门攻击HIV的T细胞受体必须与HIV感染者相匹配,就像被移植的器官与接受移植的病人必须匹配一样。

  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同样也对人体血液干细胞进行了遗传修改,并且发现,经过遗传修改的干细胞能形成成熟的T细胞,这些T细胞能攻击感染了HIV的身体组织内的HIV。他们使用一个代理模型—人化老鼠做到了这一点,该人化老鼠体内HIV感染的情况与人体内一样。

  在引入经过遗传修改的细胞两周和六周后,科学家们分别对实验鼠的周边血、血浆、身体器官进行了一系列测试,结果发现,CD4“助手”T细胞(感染HIV会让其数量减少)的数量明显增加;与此同时,血液中HIV的浓度已经降低。CD4细胞是白血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对抗感染。这些结论表明,经过遗传修改的细胞能在一些身体组织内发育并对付那儿出现的感染。

  该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HIV在老鼠身上成熟的速度比在人体内慢。因此,使用多种多样经过遗传修改的T细胞受体可能更适合对抗人体内的HIV感染。

  该研究的领导者、UCLA戴维格芬医学院血液学和肿瘤学分部的助理教授斯科特·基钦表示:“我们希望研发出一种更富有攻击性的方法来纠正人体T细胞反应内的缺陷,这些缺陷使HIV在受感染者体内攻城略地,极尽破坏之能事,最新研究迈出了第一步。”

  科学家们表示,他们正在制造能攻击HIV不同部分的T细胞受体,以便与不同的感染个体更加匹配。

相关文章:『干细胞
『学人动向』 陳永:幹細胞救關節 病人免受開刀苦 2014-03-24 [3207]
『生物医学』 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首次在活体内诱导出多功能干细胞 2013-09-14 [2817]
『生物医学』 人类为何不能再生:干细胞分化能力有限 2013-09-04 [2194]
『生物医学』 32.5万美元的“干细胞汉堡”即将出炉 2013-05-19 [2310]
『生物医学』 胚胎干细胞技术向克隆人迈近 专家:警惕负面效应 2013-05-17 [2533]
『生物医学』 克隆人?美国科学家通过克隆成功制造人类干细胞 2013-05-16 [3731]
『学人动向』 张素春教授科研团队证明人类干细胞可成功植入大脑 2013-05-07 [6587]
『生物医学』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发现将骨髓干细胞转成脑细胞的抗体 2013-04-27 [2179]
『生物医学』 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阻碍iPS干细胞培育的基因揭面 2013-04-03 [2905]
『生物医学』 美国维克森林浸礼会医学中心的基因工程助干细胞“隐身” 2013-04-03 [2189]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生物医学
3500亿美元投资 美国本土抗生素生产全面提速 2025-09-15 [58]
学历越高熬夜越危险,背后原因让打工人心碎 2025-09-15 [46]
3天不玩手机,你的大脑就能发生惊人的变化 2025-09-15 [46]
刚刚,英国造出地球从未有过的人造生命!38亿年进化史或被彻底改写 2025-09-02 [538]
麦卡锡报告《长寿科学赋能所有人健康生活》关注七个关键点 2025-09-02 [703]
中山大学研究发现:中国痴呆发病率飙升300%,超六成痴呆可预防 2025-09-02 [1016]
不以己悲 | 惊天预言:2045年,人类将实现永生! 2025-09-02 [704]
全球首款「代孕机器人」亮相 引爆争议 教会如何回应这场科技风暴? 2025-08-15 [1458]
认知刺激与音乐刺激:预防痴呆症的潜力 2025-08-13 [1577]
天津大学校友团队:实现人类与肠道工程菌远程“对话” 开辟肠道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新路径 2025-08-12 [1568]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