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最新消息内外互动
关键字  范围   
 
哈佛上海課程 探討公民社會
哈佛上海課程 探討公民社會
来源:世界新聞網 | 作者:劉奇峰 | 2012/4/19 17:19:54 | 浏览:4298 | 评论:1

  哈佛大學計畫於2013年5月在浦東的上海哈佛中心,開辦一個為期六天的「公民社會與非營利組織」課程。哈佛大學學者與波士頓當地的中國學生學者,日前就該課程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哈佛艾許民主治理與創新中心主任塞奇表示,活動初期是以密集短期課程為形式,將來可能發展成承認學分的學期國際交換課程,希望藉此促進哈佛師生與中國學界交流。

哈佛上海課程 探討公民社會
哈佛豪澤中心討論中國課程與公民社會問題。圖為與會學者史東(左起)、狄蓉、塞奇及威勒。(劉奇峰/攝影)

  與會學者提到目前中國非營利組織發展的問題,如中國目前民間社會動員的力量,主要還是宗教團體,缺乏多元化代表其他社會團體的聲音。而在目前威權體制下,國家對社會力的控制仍相當強大,可以隨時介入掌控。

  與會講者指出,中國政府自己也成立了許多「影子非政府組織」,負責人由前政府官員擔任。另一方面,也必須注意有些人會用非營利機構來從事非法行為,比如說逃漏稅或黑社會活動等。而現存的非營利組織,超過半數遊走在法律邊緣的灰色地帶。

  在中國要發展公民社會,波士頓大學人類學系主任威勒建議,不妨仿效德國公共知識分子哈伯馬斯(Habermas)的「咖啡館」模式,剛開始時,以非正式方式,營造一個提供社會各界進行理性思辨的公共空間,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哈佛上海課程 探討公民社會
哈佛豪澤中心討論中國課程與公民社會問題。圖為與會的哈佛大學與中國學生學者。(劉奇峰/攝影)

  學者們認為,目前另外一個主要問題是,在中國想發展公民社會或成立非營利組織的人士,許多都直接照搬美國或其他西方社會的模式,忽略了中國本土社會的歷史和傳統關注的議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中國當代社會發展的歷史中,找尋可能的答案。

  哈佛政府系講師狄蓉以她對日抗戰時期的研究為例,指出中國社會向來對慈善活動與醫療照護最關切。在抗戰時期,當時的國民黨政府與商人在這個目的下也能展開合作。豪澤中心主任史東則舉在中國從事未成年人與農民工權益保護的律師佟麗華為例,建議不妨可以由這些現存的社會維權活動與組織作基礎,慢慢將公民社會的種子拓展到其他領域。

相关栏目:『内外互动
东京凭什么成为“全球最富裕的城市” 2025-11-16 [218]
美国与加拿大的差距,犹如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2025-11-09 [327]
追求真相、敬畏真理——阿克顿勋爵及其八大思想遗产 2025-11-09 [286]
赵晓 | GOD’NewYork:当“socialism”市长登上资本主义都市之巅 2025-11-09 [486]
美国教会是他们计划渗透和接管的重要目标之一! 2025-10-30 [536]
虚假繁荣:拉动股市解决不了通缩和需求不足的问题 2025-10-20 [898]
奥巴马后的美国——被拯救的国家,被改写的灵魂 2025-10-09 [955]
美国年轻社会主义者的崛起——从 2008 年金融危机到马姆达尼 2025-10-09 [1014]
最后的经济学:人类经济模式的四次倒转与终极风暴来临的四大预兆 2025-10-06 [911]
哈佛重磅研究:你以为的“早教”,正悄悄毁掉孩子的大脑?∣家庭教育能量法则0–3岁系列① 2025-10-06 [763]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