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诺贝尔奖获得者施密特:未来宇宙将一片空寂
2012/8/25 14:34:43 | 浏览:1944 | 评论:0

浩瀚宇宙为天文学家的观测和研究提供了无限可能。谁能想象,璀璨星空正在不断远离我们,终有一天会永远消失?然而,诺贝尔奖获得者布莱恩·施密特指出,这就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宇宙终将消散。

    “1000亿年以后,除了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所有星系都将消散,人们看到的宇宙将空无一物。”施密特在此间举行的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这一推论的基础正是令施密特获得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重大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此前,天体物理学家曾经普遍认为,引力会使宇宙的膨胀速度逐渐减缓。1998年,施密特与亚当·里斯带领的高红移超新星搜索队与超新星宇宙学计划这两个研究团队,分别发现宇宙膨胀的速度并非如预期一样减缓或是停滞,相反正在加速。

    为了解释这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天文学家导入了“暗能量”概念。这种未知形式的能量可以抵抗重力并让宇宙加速膨胀。

    “除非暗能量突然消失,否则宇宙将继续越来越快地膨胀下去,最终会走向消散。”施密特说。

    科学家们正在积极搜寻地球外的生命信号,然而这项任务在施密特描绘的未来宇宙中将变得不切实际。1000亿年后,如果人类还存在的话,将会比现在更加孤独。

    “到时,我们的银河系还会在,并且和一些附近的星系合并,但是其他所有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宇宙天体都会离我们太远而无法观测到。也就是说,除了我们自身所在的星系,所有的星系都将消失。”施密特说。

    在谈到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时,施密特说:“我们并不知道暗能量是如何形成的。它好像是宇宙自身结构的一部分:暗能量产生更多的宇宙空间,更多的宇宙空间又产生了更多的暗能量,更多的暗能量又产生更多的宇宙空间……宇宙就是因为它而四散消失。”

    暗能量假说是当今对宇宙加速膨胀这一观测结果的解释中最为流行的一种。在宇宙标准模型中,暗能量在宇宙结构中约占73%。(记者 全晓书 姬少亭

相关文章:『宇宙
『科技前沿』 英科学家称“瘦长”虫洞或可实现时空旅行 2014-05-28 [4558]
『科技前沿』 我们的太阳系究竟位于银河系的什么位置?太阳没吞噬地球已算是万幸 2014-05-25 [8711]
『科技前沿』 NASA发现迄今最冷褐矮星:温度接近地球北极 2014-04-30 [2774]
『科技前沿』 现有的宇宙并非唯一 NASA发现最类地行星Kepler-186 比地球大10% 2014-04-22 [3148]
『科技前沿』 美国宇航局:太阳爆发超级耀斑 能容纳下35个地球 2014-04-02 [2428]
『科技前沿』 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发现宇宙诞生时涟漪 或可印证大爆炸模型 2014-03-31 [4494]
『科技前沿』 SETI:化学物质大气层揭示行星生长过程 2014-03-27 [2648]
『科技前沿』 哈佛科学家提出寻找流浪黑洞新方法 2014-03-25 [2659]
『学人动向』 史丹福大學天文物理學副教授郭兆林:宇宙起源 找到證據 2014-03-18 [6543]
『科技前沿』 NASA即将发送高速探测器 从彗星取样 2014-03-05 [2866]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台湾学者潘光哲:为什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改造国民性? 2025-09-15 [63]
AI教父万万没想到,前女友用ChatGPT跟他闹分手 2025-09-15 [51]
男生给导师申请3块科研经费,被学校退回,导师:写个三块钱,这弄个鬼的... 2025-09-15 [96]
富过17代,这个中国名门望族把子孙全送哈佛 2025-09-15 [193]
薛澜:AI治理并非创新对立面或附属议题,需要回归到全球合作轨道 2025-09-11 [166]
《时代》周刊发布AI影响力100人名单,4位中国入选者有哪些共同的管理逻辑? 2025-09-11 [506]
刘元春:“十五五”锚定三大主线,治理体系改革是内部结构转型的破局核心 2025-09-02 [2402]
黄奇帆的最新报告 2025-08-20 [1491]
当年大批乌克兰专家来华援建,如今状况怎样? 2025-08-21 [942]
哥大教授:美国的大学不扩招 2025-08-21 [774]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2019全球肿瘤趋势报告》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讯息图解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寻暗物质粒子 :Sail Through the Mist - SoCal Innovation Forum 2019(10/5) 游天龙:《唐人街》是如何炼成的:UCLA社会学教授周敏的学术之路 :“为什么海外华人那么爱国,但是让他回国却不愿意?...“ :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 彻查433名审稿人“强迫引用”黑幕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