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工资不体面才搞项目创收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工资不体面才搞项目创收
作者:陈博雷 李璇 王蕾 | 2012/10/11 14:30:01 | 浏览:2637 | 评论:0

  “本来是请我说几句话,可我自告奋勇来讲一场。”昨晚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人文讲座的第100期,工科出身的校长李培根院士开讲人文素质教育,引来学子热捧,预先多加的近百张小板凳不但全被抢光,还有不少学子站着听完全场(如图)。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工资不体面才搞项目创收

寄语人文教育:需要更深更广更远

  淘宝、偷菜、“表哥”等网络热点,夹杂着马克思、梁启超、钱穆等先辈名家的名言——根叔的人文讲座丰富而“穿越”,他说:加强大学的人文素养教育,需要深一点、远一点、广一点、多一点。

  根叔指出,深一点首先是要到历史的深处,“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是面向当下的教育,没有很好的面向过去,特别是对于历史的记忆;然而,更缺乏的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根叔借用哈佛一位校长的话说,大学对于过去和未来都有独一无二的责任。“此外,深一点还指需要从人的根基出发来搞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关注人的自由发展。很多人问我的教育理想,那就是‘让学生自由发展’。”根叔说:让我们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和教育中都没有关注人的自由发展,忽略了这个关键。

  根叔还寄语学子们:人文素质教育不局限于讲座、不局限于学者、不局限于课堂、不局限于知识、不局限于学校、不局限于现在、不局限于中华,要走得更深、更远、更广。

回应尖锐提问:社会大环境变功利

  为了多和学子交流,根叔特地把讲座的时间缩短,延长了现场互动环节。“您如何看待老师忙于项目和论文,而在教学上少花心思?”“您如何看待前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邹恒甫在微博上的爆料?”……面对学子们的尖锐提问,根叔都坦诚作答。

  根叔说,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被拉大,与大环境变得功利有关。他以教师的收入举例,总体上的收入还算体面,但国家规定的工资并不体面,如今一级教授(基本上都是院士)的工资只有2800元,因此,老师们会不自觉地去多搞项目来创收。根叔表示,目前教师的收入是多元化的,而他一直提倡教师收入工资化,就像国外不少大学教师的收入就相当于工资、全部按年薪计算。

  不过,根叔也表示,大学教师应有责任感,学校也会采取各种方法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台湾学者潘光哲:为什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改造国民性? 2025-09-15 [66]
AI教父万万没想到,前女友用ChatGPT跟他闹分手 2025-09-15 [55]
男生给导师申请3块科研经费,被学校退回,导师:写个三块钱,这弄个鬼的... 2025-09-15 [99]
富过17代,这个中国名门望族把子孙全送哈佛 2025-09-15 [198]
薛澜:AI治理并非创新对立面或附属议题,需要回归到全球合作轨道 2025-09-11 [168]
《时代》周刊发布AI影响力100人名单,4位中国入选者有哪些共同的管理逻辑? 2025-09-11 [512]
刘元春:“十五五”锚定三大主线,治理体系改革是内部结构转型的破局核心 2025-09-02 [2411]
黄奇帆的最新报告 2025-08-20 [1500]
当年大批乌克兰专家来华援建,如今状况怎样? 2025-08-21 [950]
哥大教授:美国的大学不扩招 2025-08-21 [78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经纬英才”引进计划 :浙江财经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邀请函 (10/31-11/1) :美国加大审查范围 北大多名美国留学生遭联邦调查局质询 :天安门广场喜迎“十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马亮:做院长就能够发更多论文?论文发表是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 :印裔人才在美碾压华裔:我们可以从印度教育中学到什么? :北京452万人将从北京迁至雄安(附部分央企名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