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即时通讯活动公告最新消息科技前沿学人动向两岸三地人在海外历届活动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
栏目导航 —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科技动向学人动向
关键字  范围   
 
钟海之:“中国式教育”请慢下来
2012/10/17 5:00:08 | 浏览:2053 | 评论:0

  当前最紧迫的可能未必是如何教育好娃娃,而是如何教育好全社会,即检讨学校、教育主管机构、培训机构依然顽固的“应试教育”观念,对“一考定终身”教育制度进行持之以恒的改革。

  中国教育部近日正式推出 “幼儿教育指南”,其核心思想是为中国的孩子“减负”,让孩子回归天性、“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

  然而,多数中国家长对此却颇感为难:真按“5至6岁孩子只需学会10以内加减运算”的“低标准”培养,孩子将来怎么上得了一个好小学,无缘好的小学又怎么上好中学、好大学?

  不要就此责怪中国的家长不懂教育,并简单引用美国教育家富勒那句“所有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我们却在他们生命最初的6年磨灭他们的天资”去批判他们。站在教育孩子第一线的不少中国家长,比任何人都要早地切身感受到,在好的教育与快的教育、理想的教育与实际的教育之间做选择,是一道多么难的选择题。他们此刻的矛盾心理,反映的其实是当下中国教育几乎积重难返的困境,以及这种困境压力下每个家庭被“起跑线思维”绑架的情形:

  社会阶层鲜明分化所致的“人上人”理念,向上流动路径的仍显窄化,小升初、中考、高考环环相扣的应试教育,加上“入园(幼儿园)难”、“择校风”所折射的中国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实,每家每户挤破脑袋都想接受所谓的“最好的教育”。于是“幼教小学化”、“小学中学化”愈演愈烈,孩子不得不提前学习与自己身心发育规律脱节的心算、奥数、英语、写作。

  大陆官方的这部“幼教指南”,可谓是对“超前教育风”的一种矫正,也是近年中国在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大学招考制度改革等反思人才培养方式的进一步探索。但显而易见,这并非去疾之本。

  当前最紧迫的可能未必是如何教育好娃娃,而是如何教育好全社会,即检讨学校、教育主管机构、培训机构依然顽固的“应试教育”观念,对“一考定终身”教育制度进行持之以恒的改革。

  只有当家长们看到“慢教育”下的孩子也能上得了好学校、也能成才,“对的同时也是有用的”,他们才真正会拥护“幼教指南”所蕴含的教育常识,孩子的童年也才能得到不再被透支的保证,才能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精神世界饱满的 “祖国花朵”,而不是一台干枯冷漠、单向度的学习机器。

  而做到这些,对于政府层面而言,仍然考验着全方位的施政智慧。

相关栏目:『学人动向
台湾学者潘光哲:为什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改造国民性? 2025-09-15 [66]
AI教父万万没想到,前女友用ChatGPT跟他闹分手 2025-09-15 [56]
男生给导师申请3块科研经费,被学校退回,导师:写个三块钱,这弄个鬼的... 2025-09-15 [99]
富过17代,这个中国名门望族把子孙全送哈佛 2025-09-15 [198]
薛澜:AI治理并非创新对立面或附属议题,需要回归到全球合作轨道 2025-09-11 [168]
《时代》周刊发布AI影响力100人名单,4位中国入选者有哪些共同的管理逻辑? 2025-09-11 [512]
刘元春:“十五五”锚定三大主线,治理体系改革是内部结构转型的破局核心 2025-09-02 [2411]
黄奇帆的最新报告 2025-08-20 [1500]
当年大批乌克兰专家来华援建,如今状况怎样? 2025-08-21 [950]
哥大教授:美国的大学不扩招 2025-08-21 [782]
相关栏目更多文章
最新图文:
:中国3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中澳政府联合出手打击洗钱和逃税漏税 大量中国居民海外账户遭冻结 :摄影师苏唐诗与寂寞百年的故宫对话6年,3万张照片美伦美奂 :大数据分析图解:2019中国企业500强 张梦然: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美众议院将调查华裔部长赵小兰“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 :UCLA CCS 2019 Fall Quarter Lecture Series Overview 谭晶晶:美国科技界高度关注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更多最新图文
更多《即时通讯》>>
 
打印本文章
 
您的名字:
电子邮件:
留言内容:
注意: 留言内容不要超过4000字,否则会被截断。
未 审 核:  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后台管理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版权所有,谢绝拷贝。如欲选登或发表,请与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联系。
Copyright © 2025 ScholarsUpd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