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是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東西德統一、蘇聯帝國瓦解成為全球媒體話題。20年過去了,全球解讀仍迥異,西方認為這是民主體制戰勝共產集權統治的歷史性重大勝利,中國想凸顯兩德統一迄今,資本主義仍存在重大缺陷,東德人懷念昔日時光,圍牆倒塌也被大陸引作台海兩岸未來須統一的比喻,雖風馬牛不相及,但台灣當年的論述,今天時空倒轉下對照,很令人唏噓。
有關東西德統一的問題和經驗,或許需上百本學術論著才能完整討論,但從10月3日紀念兩德統一19周年,11月9日慶祝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不同背景媒體各取所需,新華社發表討論統一「巨大好處」和鴻溝的文章,BBC中文網則發表聽眾對兩德統一困惑的投書,南韓朝鮮日報籲兩韓統一不能蹈兩德覆轍,台灣對兩德統一聯想兩岸統一,因不是主流民意和「顯學」,媒體似有意迴避。
19年前兩德統一,西德付出很高代價,譬如東德GDP只有西德的43%,工業發展落後,兩德統一後東德大量工廠倒閉、失業率達20%,許多人遷移西德,西德每年補助東德以如今的歐元計達1000億歐元,估計德西迄今已花費1.5兆歐元補助德東,才有今天德東GDP是德西71%的規模。這種發展的差距被台獨引用,嚇唬及教育台灣民眾兩岸絕對不能統一,因為兩岸幅員和人口差距更大,台灣絕對承受不了與大陸統一,經濟會被大陸拖累的包袱。
當時大陸改革開放才12年,經濟實力遠不如台灣,外匯存底僅110.93億美元,國民人均所得629.79美元,而台灣外匯存底已達724.4億美元,人均所得7556美元,大陸是台灣的十幾分之一。加上12億人口的包袱,這番言論頗打動人心,讓統派都感覺兩岸如統一台灣如何承受,成為經濟反統論的有力說詞。
曾幾何時,短短不到20年,兩岸局勢已完全翻轉,主客易位。如今台灣要靠大陸經貿「輸血」挹注,台灣外貿如非對大陸貿易666.7億美元出超,早已成赤字;馬英九政府急於簽訂MOU和ECFA,美國最保守的傳統基金會都發表報告,稱台灣經濟出路在與大陸擴大合作,「否則不知道還能是什麼」?報告又說,台灣和大陸最佳時機已過去,開放政策晚了15年。這15年不就是李登輝「戒急用忍」和陳水扁鎖國自閉的「功勞」?
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正率團在台灣訪問,聲稱採購金額不會少於30億美元,台灣只能歡迎接受,綠營都找不到反對的著力點。當年台灣意氣風發,拿經濟發展懸殊為盾牌的台獨理論,如今反過來變大陸要「以經促統」,經濟發展引發的政治效應,不但是歷史諷刺,讓人無限唏噓,政經對分合的理論和實踐,更成兩德之外的研究寶庫。
台灣海峽是兩岸的「天然柏林圍牆」,無法拆除。兩岸制度的差異,民主自由和專制集權,也是人為的無形圍牆。大陸急於建構兩岸不可分割的經濟臍帶關係,爭取台灣民心,希望有利統一。但分隔60年造成的價值觀、生活習慣和政治制度差異形成的心理圍牆,可能比有形的柏林圍牆更高而牢固,需要藉交流彼此認識、理解和消溶,這個漸進的磨合過程正在發生,我們都在見證和參與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