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一句“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流行语,折射出当年在岭南大地上演的一派“孔雀东南飞”的壮观。
30年后,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尖锐地发问:当年深圳吸引人才孔雀东南飞,现在还有没有孔雀东南飞?
“如果说过去30年的发展,傍‘资金大款’是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条件的话;今后30年的发展,我们必须靠傍‘科技大款’,来实现经济质的飞跃。”“搞自主创新,人才至关重要。而目前建设创新型广东,最缺的就是一些“大家”,即高层次创新人才。”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话引人深思。而其实,近年来深感人才危机的广东一直在不断加大吸引培养高层人才的力度,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更是加密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鼓点,其中以大手笔斥巨资首次面向海内外引进首批创新科研团队、领军人才最近在舆论界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效应。
两个月精选12个团队、15个领军人才
去年11月10日,广东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首次实施面向海内外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申报工作。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引进国际一流水平、国内顶尖水平、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和科研团队,分别给予每队8000万至1亿、3000万至5000万、1000万至2000万的工作经费;引进两院院士和相同等级担任省级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重大工程技术专家、管理专家,每人一次性提供500万专项工作经费和100万(税后)住房补贴。
发布会后,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组织策划,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人社厅通力合作、日夜奋战,只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即完成了初审、专家评审、现场评审和省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会议审议等一系列复杂程序,从海内外申报的102个创新科研团队和163名领军人才中精选出12个团队和15个领军人才。
专家评价,此次评审出的12个创新科研团队和15名领军人才,不论是团队还是个人都具有层次高、实力强、符合广东产业发展需要、产业化前景较强等特点。引进这些团队和个人,对广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示范作用和长远战略意义。
现场评审入选的创新科研团队,全部获得多数专家“极力推荐”或“优先推荐”;入选的领军人才,全部得票超三分之二以上。如中山大学“人类病毒学研究团队”,从事艾滋病、流感、乙肝等重大人类致病病毒性药物研发,对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建设医药强省具有重要意义。入选领军人才的南方医科大学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曾获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是我国首名引进的外裔诺贝尔奖获奖者,开创国内引才先河;深圳奥萨医药有限公司徐希平博士,在遗传与环境流行病学研究领域建树卓著,评委会认为其在创新医药领域作出6个重大贡献,将大大促进广东新药研发的发展。
附:
广东开展引进创新科研团队、领军人才申报工作的公告(11/30截止),2009年12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