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3776条评论,每页10条,当前第1/1378页 |
|
|
|
 |
|
 |
|
 |
zhoufeng 留言于2025-07-25 16:32:24 |
|
|
|
评论:人民日报1984年特等奖社论《就是要彻底否定“文革”》刊发的台前幕后 |
|
|
此文系师长、好友、当年《《“文革”中在杭州大学搞“活人展览”的个别人至今仍然坚持极左的错误观点不改》》报道作者今年5月发我的文章,呼应下,权当延伸或插曲。 邂 逅 今年4月29日,粤东一处山幽林密的民居前,一辆商务车缓缓停下,车门开处,一位身材高大、身板笔挺的老人敏捷地从车上下来,一头华发掩盖不住奕奕神采,他微笑着向我伸出手来……
41年了,我们终于见面!41年中的三次邂逅,第一次是因为稿件,第二次是因为他的来信,直至这次,我才见到他本人! 蝴蝶效应
我1983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分配工作几经周折。1984年2月才入职光明日报浙江记者站,成为一名记者。
一个多月后,一个题材引起我的兴趣,“文革”期间发生在杭州大学的“活人展览”事件引发关注。
杭大是我母校,对发生在母校的这起事件早有耳闻。事情的原委是:“文革”期间,进驻杭州大学的工宣队和造反派,把该校地理系7位老师,戴上高帽、穿上旗袍进行“展览”。我国著名郦学大家陈桥驿教授,在这次“展览”中受尽羞辱,在全国造成恶劣的影响。
面对这样一起残害知识分子事件,事后,组织“活人展览”的工宣队员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理直气壮地表示自己并没有错,不肯做出反思和检讨。
我父亲是杭大地理系老师,与这些被羞辱的老师很熟,尤其是对陈桥驿教授非常尊敬。得知“文革”中迫害陈桥驿的工宣队员仍冥顽不化,父亲很激愤,认为这样的事应该曝光。
受父亲的影响,在站长卢良的指导下,我深入采访,完成一篇1000字左右的记者来信:《“文革”中在杭州大学搞“活人展览”的个别人至今仍然坚持极左的错误观点不改》,稿子经站长修改,由我们联合署名,4月3日在《光明日报》刊出,编辑部加了“编后”:
在“文革”期间进驻过杭州大学地理系的个别人,至今仍然认为当年那样残酷地迫害知识分子的做法是正确的,这是令人难以容忍的。此事深刻地说明,“左”的错误观点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是多么根深蒂固,清除“左”的流毒又是多么重要和迫切。
顽固地坚持“四人帮”极左路线的立场观点的人,多数是认识问题,但也不排除其中确有“三种人”。在这次整党中,对此类人要高度注意。属于认识问题的,要认真进行教育,帮助其转变立场;确属于“三种人”的,要坚决地加以清理。
稿子刊出后,产生的影响始料未及。稿子见报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早间“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予以摘播。
彻底否定“文革”,已成为当时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趋势,我根本没料到这篇稿子会产生蝴蝶效应,将引发全国乃至世界对中国政局的关注。
蝴蝶翅膀已扇动,一场震撼全国的龙卷风即将来袭。
第一次邂逅
4月23日,我正在办公室赶稿,案头电话铃声爆响,记者部同事来电话了。
“叶辉,《人民日报》今天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评论,标题是《就是要彻底否定‘文革’》,这篇评论员文章就是依据你3号‘活人展览’的报道完成的。今天早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头条全文转播。《人民日报》这篇评论员文章刊出,事情闹大了!”
事情闹大了?对报社同事的话,我不以为意,就像我刚开始时无法判断好新闻一样,我还缺乏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
接着,省里有关部门开始组织学习《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我的报道也被复印后作为附件分发。此后一段时间,我不断接到索要4月3日《光明日报》的电话,甚至有人赶到记者站,要求复印这篇报道。
我这才意识到,“事情”确实有点“闹大了”。从许多渠道涌来的信息使我确信,一场波及全国的彻底否定“文革”的运动开始了。
事实上,《人民日报》的评论振聋发聩,中央电台推波助澜,《光明日报》是这次报道的源头,三家中央主流媒体共同发声已引起轰动,海外媒体对此高度关注。
“文革”结束8年了,组织策划“活人展览”的人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还死不认错,这个例子太典型了。
事后我才意识到,“活人展览”事件的始作俑者不承认“文革”期间的做法有错,这在当时极具代表性。许多“文革”参与者认为,“文革”的罪责不该由执行者来承担。
雪崩时,每一朵雪花有没有责任?“文革”是中华民族的一场劫难,十年浩劫中,许多人既是施害者,也是受害者。“雪花”不能以己之小推卸导致雪崩的责任,正是成千上万朵雪花的叠加形成积雪,最终导致雪崩。“文革”的劫难,正是一个个个体汇集而成的。每个参与其中的个体,都必须对这场民族劫难负责,都需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需要正视自己是否对国家、民族造成伤害。
《人民日报》的评论正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发出“就是要彻底否定‘文革’”的呼声,文章切中时弊,推动了全国性的整党工作。
省委党校一位老师问我,《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的执笔者是谁?我说我不知道。实际上我也很想知道。
记者的最高使命是用报道影响社会,影响时代,推动历史进步。事实是,《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引发一场彻底否定“文革”的大讨论,而源头却来自我这篇小稿,我由此感到新闻的巨大力量!
这篇评论员文章在当年中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得特等奖。
我也意识到,如果不是《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的推动,我的报道绝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一个是青涩的新闻新兵,一个是中国第一大报的评论员,同样一个素材,我只能成就一篇小稿,而《人民日报》评论员却写出了轰动全国的宏文。我感到了巨大的差距,同时也获得了前进的动力。
因为稿件,我与这位同行邂逅,“吃了鸡蛋想见母鸡”,却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从此,我心中有了一个谜团,有了一种拜师的冲动和欲望。
但是,这位老师是谁呢?
第二次邂逅
一晃,14年过去。
1998年7月下旬,我收到一封寄自人民日报的来信,打开,是一封用毛笔写在直行宣纸上的信,书法龙飞凤舞,苍劲有力。
叶辉:你好!
作为评委,我在阅读你参评范长江奖的材料时发现,你就是当年为我的评论《就是要彻底否定“文革”》提供报道依据的那位记者。你当年写的那封记者来信触发了我写这篇评论的思想火花,当初仅想写篇今日谈,后经社领导建议改成本报评论员。今天读到你的推介材料,尤感亲切。关于你的材料写得扎实,你最大的特点是敢于触及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有些问题不是当时就见分晓的,而是需要时间的证明。这一点,尤甚可贵,在当今尤其难得。青年记者应该向你学习。你的作品集望能邮寄拜读,有暇来信谈谈感受。致礼!
李仁臣
7月25日
李仁臣?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李仁臣?原来,他就是那篇振聋发聩的评论员文章的作者!
这年,报社推荐我参评范长江新闻奖,李仁臣是评委。他在翻阅我的推荐材料时,看到我14年前发表的那篇报道,勾起了他的回忆,感慨之余,提笔给我写信。
李仁臣的名字在中国新闻界如雷贯耳,作为媒体人,我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我还读过他和他夫人何慧娴合作的《三连冠》,那是写中国女排夺冠的报告文学。
14年前,我们因稿件而邂逅,但我却不知道他是谁。此时他给我来信,这应是第二次邂逅,我心头的疑团终于解开。
光明日报记者丁炳昌、樊云芳夫妇于我是亦师亦友,我就听老丁说过,李仁臣和他高中同班并且同年,他们都是1941年生人。李仁臣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78年进人民日报,1983年任评论部副主任,1986年破格升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他是中国新闻界影响巨大的名记者、名编辑,也是人民日报德高望重的老领导。
一位名播业界的新闻大家,主动给我写信,我深受感动。
他那篇评论员文章的出台过程,我是后来才知道的。人民日报记者祝华新在《人民日报1984年特等奖社论〈就是要彻底否定“文革”〉刊发的台前幕后》一文中说:
1984年4月22日晚,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李仁臣在总编室值夜班,负责为次日的版面配评论。为当晚上版的新闻配评论,本是媒体评论员一项倚马可待的基本功。当时,《光明日报》报道说,杭州大学地理系在“文革”中把7名老教师打扮成“牛鬼蛇神”进行“活人展览”,“文革”后主要策划人不知悔改,依然顽固坚持错误。李仁臣觉得抓住这个典型说点话,可以配合当时正在进行的“整党”,便提笔写下了500字的“今日谈”《就是要彻底否定“文革”》。1983年党的十二届… |
|
|
 |
|
 |
|
 |
Sissi Zheng 留言于2025-07-18 17:03:54 |
|
|
|
评论:数学的魅力当真无穷:神奇的缺8数 |
|
|
作为初中生的我有一个有趣的发现,让我简述一下我发现的原因吧。 之前我在一本书上看见,12345679×9=111111111,123456789×9=1111111101。 但我有一次在计算器上手误了,少打了个3,我竟然发现答案变成了11211111,随后我又不断尝试,成功发现了一些规律,我把它统整为了一个游戏:
不用计算机,我来猜原始数列。 规则: 序列中的每个单个数字必须从小到大(不包括零,不一定要从一开始,中间漏几个数字都可以,单个数字在10以内) 单个数字不可重复使用 最后一个数字必须为九 将数字乘以9后告诉我答案,我可以猜到你一开始的序列是什么
比如,1369×9=12321
在只知道答案是12321的情况下,我总结出了以下推断方法:
首先先看最后的数字是不是01,如果不是那么最后一个数字就是九(为什么要先看这个,后面有说)。
第一个数字是1,所以原始序列的第一个数是一,如果第一个数字是二那么原始序列的第一个数字就是二。
第二个数字是二,那么就往前数两格,来到了三,那么原始序列的第二个数字就是三。
第三个数字是三,同样的,往前数三格,来到了六,那么原始序列的第三个数字就是六。
到了第四个数字,就很有意思了,由于前面提到如果有八的话最后就会出现一个零,所以说在数格数的时候要跳过八,这时,第四个数字是二,往前数,7,8跳,9,那么原始序列的第四个数字就是九。
至于为什么最后一个数字必须是九,因为不是这样的话会导致最后一个数字不是一,影响我的判断。
如果原始序列中有出现八(最后是89),那么就可以确定数字的最后是01,这时就不用去管01前面的那个数字(也就是倒数第三位数字)
比如说123589×9=1112301
首先可以看见,最后的两位数是01,所以原始序列最后的两位数就是89。
然后再从头开始推,123就是一步一步走(111就是原始序列的123),那个2就是原始序列的从3跳到5,到了第五个数字3,这已经到了那个01前的数字3,所以后面的都不用再继续推算,在5的后面直接把89填上(因为最后是01),得到答案1112301。
当然我这个规律还只是个试行版,还有很多没有完善的地方。 或许当最后一个答案不是九的时候,有其他的推断方法,但我并不是那种特别聪明的人,我只能推断到这个地步了。
又或许……这个规律很没有用,因为答案其实只需要÷9就可以得到。
不知道有没有人有过这个想法。 |
|
|
 |
|
 |
|
 |
ICSPAH 留言于2025-07-01 20:44:20 |
|
|
|
评论:美国华裔美女科学家发明颠覆性中风疗法!血栓清除成功率达90%,或彻底改变游戏规则! |
|
|
Dear valuable ICSPAH members, This is to update you the new Zoom link for the 2025 ICSPAH General Assembly Meeting to be held i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from 4:20 to 5:00 pm Beijing Time (am in EST), Sunday, June 29. If you are unable to attend the meeting in person, you can join us via Zoom. Please do NOT share this link with other people because this meeting is exclusively for ICSPAH members only. Topic: 2025 ICSPAH GENERAL ASSEMBLY @NANJING Time: Jun 29, 2025 04:00 PM Beijing, Shanghai Join Zoom Meeting https://us06web.zoom.us/j/89141436440?pwd=QHxz3UJiZvMdeRTK9bU1FtBuyvNyLv.1 Meeting ID: 891 4143 6440 Passcode: 062399 Thanks! Jiling Secretary of ICSPAH |
|
|
 |
|
 |
|
 |
君子 留言于2025-04-14 06:16:59 |
|
|
|
评论:在这个时代,你习惯了假,是因为从没有见过真! |
|
|
什么加税导致社会巨变,揭竿而起……都不说三千年饿殍遍野,易子而食,只要给口吃的就感谢皇恩浩荡。就说本朝,借口苏修卡我们脖子,几亿人啃了三年树皮,民兵端着枪守在村口,偷摸逃出去的都算勇士。
也不说98年总理大手一挥,一句“改革”,六千万工人下岗,基本盘稳得很。就像电影《钢的琴》里那群东北下岗工人,有的沦落街头,有的拉起乐队在婚礼火葬场做红白喜事,有的靠倒卖废弃钢材被抓,有的当小偷撬门溜锁,还有卖猪肉的,有去当小姐的……但人们按着中央的话语,说这叫“解放思想”。
“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这是1999年春晚黄宏的小品,你现在觉得反人性,那时台下一片掌声,民间也很亢奋,忽然觉得自己有了力量。人们很容易站在国家立场把自己当炮灰,人民爱党爱国,所以操心什么加税,川普还能比斯大林同志赫鲁晓夫同志更狠吗,生活还能比毛主席时代更糟吗。不就是农产品啊牛肉啊芯片贵些,股票跌些,本来就生存艰难的工厂关的多些,大街上发呆眼神迷茫的人多些,跳楼的年轻人密集些,河里总能捞出不明来历的浮尸……但十五亿人民,会迅速稀释掉这些人和事。比例极小,信心极大,我们祖祖辈辈在从人到猪的生活转换适应力上,一直为世间翘楚。
民心所向,正好武统。
这正是想要的。没有一个帝王会关心你的生活质量,他只关心权力和帝国版图是否稳当。
而这莫名其妙又会和人民的想法高度契合,几千年来如此。所以聊一会儿就会散的,一定散的,只是会在明年春晚以另一种高度正能量的形式展现。
您保重。 【李承鹏】 |
|
|
 |
|
 |
 |
|
 |
 |
|
 |
|
 |
CSUN 留言于2025-02-16 17:15:48 |
|
|
|
评论:下周五晚5点,UCSB校园内将有大事发生... |
|
|
Dear friends, This is a friendly reminder about the 2025 Chinese New Year Banquet, hosted by CSUN China Institute and CSSA, taking place this Saturday, February 15th, from 4:30 p.m. to 8:30 p.m. at the Northridge Center, University Student Union, CSUN. The event will feature faculty and student presentations, cultural performances, a raffle, and a dinner reception. Please see attached for the detailed program. 📅 Event Details: 📍 Location: Northridge Center, University Student Union, CSUN ⏰ Time: 4:30 p.m. – 8:30 p.m. 🔗 Registration Link: https://engage.csun.edu/ChineseNewYear2025 We look forward to celebrating with you! Please let us know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Thank you.
Wei Cao, Ph.D. Director China Institute Professor Apparel Design and Merchandising program Department of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 18111 Nordhoff Street Northridge, CA, 91330-8308 |
|
|
 |
|
 |
|
 |
Wealth Forum 留言于2024-11-21 00:14:53 |
|
|
|
评论:USC-CSSA2024秋季室内人像摄影活动报名 |
|
|
阿凯迪亚【财富论坛 Wealth Forum】
🫶 参加费用:公益活动,免费参加 /Fee: Free to attend
🛎️Time&Date: 9:50am-12pm, Friday 11/22/2024
✅Address 地址: 1215 S. Baldwin Ave., Arcadia, CA 91007 Meeting Room inside Ann Karen Day Spa
🔥论坛议程 Forum agenda
1. 9:30am—9:45am Social Networking 社交交流,认识新朋友.
2. 9:45am—10:45am: 疫情后的最大一场转机和商机。 50 minutes 分钟. By Bing Yu. 2. 10:45am—10:55am Break 10minutes: 10分钟休息
3. 10:55am—11:45am. Overview Internal Revenue Code 7702; 美国国税局税法7702法案解析. By Yongtian Ni 50 minutes分钟
4. Q & A 答疑时间10 分钟。 12pm 结束
☎️Contact: 626-766-6707 Queena 626-241-2495 Sara 626-758-0957 Dawson |
|
|
|
 |
郑巧凤 留言于2024-10-26 20:42:49 |
|
|
|
评论:日间照顾服务受到新州华裔靑睐 |
|
|
您好!我是qiaofeng zheng 64年出生,山东人,有Cna 证书 ,在国内有20年的中医临床经验,在美10年 ,是公民 希望在中心能找到一份照顾老人的工作。谢谢🙏 |
|
|
|
|
共13776条评论,每页10条,当前第1/1378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