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3776条评论,每页10条,当前第217/1378页 |
|
|
|
|
 |
中山大学人才发展办公室 留言于2017-03-09 00:19:04 |
|
|
|
评论:UPDATE - From The Chinese American Professors and Professionals Network (2017 No.05) |
|
|
尊敬的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负责人您好: 关于中山大学2017年面向海外公开招聘学院(系)院长(系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公告我校恳请您将招聘信息刊登于贵网吸引人才。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 SYSU),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同时也是“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我校2016年科研总经费突破20亿元大关,位列全国高校第五。截至2016年,学校获得“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56项,建有一批有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影响力的科研平台。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努力推动学校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并为把中山大学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诚挚邀请国内外英才加盟中大,特请您们帮助在教育组或社团发布2017年人才招聘启事。如刊登请告知刊登链接。特别感谢 盼复
中山大学 020-84111656 sysu_rcb@163.com |
|
|
 |
|
 |
|
 |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事处) 留言于2017-03-08 06:49:23 |
|
|
|
评论:UPDATE - From The Chinese American Professors and Professionals Network (2017 No.05) |
|
|
尊敬的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负责人您好:
因工作需求冒昧打扰请您谅解! 哈尔滨工程大学(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6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1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行列。我校定于2017年5月举办海内外青年学者“兴海论坛”,旨在通过邀请不同学术背景的海内外青年才俊,围绕国际科学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以及行业产业的技术问题等展开研讨和交流,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并加强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对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认识与了解,互相启迪,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本次论坛面向全球开放,恳请将我校第二届海内外青年学者“兴海论坛”公告刊登在总领事馆教育组等网站及相关其他媒体。敬请大力支持为盼! 感谢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力资源处 rsc_gaoshan@126.com 电话: +86-451-82518061
|
|
|
 |
|
 |
|
 |
China-U.S. Friendship Exchange 留言于2017-03-08 03:31:56 |
|
|
|
评论:UPDATE - From The Chinese American Professors and Professionals Network (2017 No.05) |
|
|
Dear Friends, Please click www.ChinaUsFriendship.com to read 1) “The New Silk Road: China’s plan to change the world” by Pearl Forss; and 2) “Handle with Care!” by Professor Peter Chung Chieh. In the Music Section, we have Chinese folk song “The sun has come out and we are so happy” (重庆民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2NDUzMzMy_rss.html We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continued interest and support! If you do not wish to receive this monthly publication reminder,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us: Email: chinauslink1@yahoo.com |
|
|
 |
|
 |
 |
|
 |
|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事处 留言于2017-03-08 03:12:46 |
|
|
|
评论:UPDATE - From The Chinese American Professors and Professionals Network (2017 No.05) |
|
|
尊敬的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负者人您好:
因工作冒昧打扰您请您谅解!
总所周知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是一个非政治的跨学科高层次人才组织,分布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大部份居住在美国。以博、硕士以上学位的学者、专业人士和教科研及政府部门精英为主。这是一个集纳海内外高层次精英人才的团体,一个提供留学人员资讯最快的平台,一个永不关闭的电子交流联络系统,一个服务高级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的通讯工具,也是一座沟通海内高科技、高等教育和人才合作的桥梁。我方院校邀请您们将我校2017招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刊登于相关网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高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千人计划重点建设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入选高校之一,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博士点。
按照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需加大力度向海外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特请将我校2017年海外招聘高层次人才计划刊登至领事馆教育(处)及相关直属团体网页。
如已刊登请将刊登页面链接以邮件回复形式告知
谢谢您对我工作的支持。 祝好 盼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事处 +86-532-86981806
|
|
|
 |
|
 |
|
 |
儒墨堂株式會社 / 虎之助數位科技 留言于2017-03-08 03:02:10 |
|
|
|
评论:UPDATE - From The Chinese American Professors and Professionals Network (2017 No.05) |
|
|
「亞洲和平藝術展-台灣書畫水與墨的魔法」展-日本神奈川縣民hall展覽主題與內容-
「亞洲和平藝術展-台灣書畫水與墨的魔法 」展,我們已意識到亞洲藝術的自身即是它自有的世界、它的世界即是它的自存時,台灣藝術創作的理性就成了精神上的亞洲藝術之焦。亞洲藝術的對象,亦即純粹範疇,曾上升為理性創作的概念。在從事於藝術創作觀察的理性中,自我(Ich)與存在、自為存在與自在存在的這種純粹統一性,已被規定為自在或存在,然理性的藝術工作者於創作中意識已發現了個體的精神本質。但是,過多理性的觀察,真正說來與其說是在從事發現美學現象,倒不如說是在揚棄直接發現其對像的這種本能,揚棄觀察理性的這種無意識狀態。被創作者直觀了的範疇中,被發現了的事物內,是作為「亞洲藝術創作者」的自為存在而進入於其意識裡的,此時的創作者,已知道它自己在創作客觀本質中乃是主體。 亞洲藝術創作精神在它單純的真理性中本是藝術創作者於其創作意識中所構造的現象,創作者現在把他自己的環節解構開來。而台灣藝術創作者將它分解為實體與對實體的意識;並且既分解了實體又分解了意識創作中的藝術性,從藝術性上又自證了其美學上的創作實體性。創作實體性,一面作為普遍的本質和目的,一面作為個別化了的創作現實性,看似自己又與其自有的作品對立起來,然其無限的媒材中項,乃是創作者自我意識,這個自我意識自在地本是它自己與實體的統一體,而現在則自為地成為其統一體,成為了亞洲藝術創作者---「台灣書畫創作者」的媒介;它此一普遍本質及其個別化了的藝術現實性,使後者上升為前者,以純粹化了藝術創作者的靈性,並使前者下降為後者,以求那只被思維了實體亦即目的見諸實行;亞洲藝術創作者創造出他自己的作品與實體的統一體,使之成為他自己的作品從而成為現實性。 此次於2017年5月日本神奈川縣民hall舉行「亞洲和平藝術展-台灣書畫水與墨的魔法」展的台灣日本藝術家現代交流展模式,除了台灣當代著名的藝術家外,我們也邀請了日本具備歷史性官展現轉型成為日展(日本美術展覽會)的日展審查員 藤島博文先生聯展,藤島先生除了於1996年擔任日展審查員至今外,更於2009年日本天皇陛下御即位二十年奉祝委員會的代表委員、與擔任日本文化廳藝術立國委員會委員。另外也邀請了日本重量級的藝術家前輩、中生代共同與台灣藝術家以對等方式進行聯展、交流。 在亞洲藝術創作者於創作意識中進行這樣看似分裂的過程於單純的實體獲得了它與自我意識的對立性,另一方面創作者在他自己身上也同樣表現出了意識在其自身中自行分裂的本性,使自己成為一個分化為各個範圍的魔法世界,可稱為意識之光所浸透的本質境。亞洲藝術創作者的藝術品要求以一種特殊性因素來表達它的存在,除了承繼先人的經驗外,另外建立在那種本有性裡,亞洲藝術創作者是從其本俱創造力的深處墮落並延伸於外在性,墮落到無自我意識的藝術創作軌則裡頭。這種高能的因素就是媒材應用,媒材應用是一種特定存在、一種具有直接自我意識的實際存在。正如個別的自我意識只是存在於藝術創作者作品裡面,同樣它也直接是一種普遍性的感染。在媒材應用裡,自為存在的完全特殊化,同時即是眾多藝術創作者自我感發流通性和普遍傳達的統一性;媒材應用就是作為藝術創作者而存在著的變化動能性。所以,以台灣書畫創作的媒材應用作為表達亞洲藝術性的形態媒介就是自身具有生命的藝術品,這藝術品在創作者的存在裡直接具有純粹的活動性,這活動性和那作為藝術品而存在著的創作者即是其心相。換句話說,藝術創作者自我意識在其本質變為客觀對像的過程中正是直接地和自身相同一味。當藝術創作者之自我意識在其本質裡和自身相同一味時,它就是純粹理性思維或境相,其內在性同時便在台灣書畫創作裡面有其具體表現。 台灣書畫創作者保持著自我意識的個別性,而同時這種個別性又在亞洲藝術創作全體中作為普遍的格物之知而被感知,在群眾中純粹理性思維或境相是一條精神的洪流,這洪流在眾多不同的藝術創作自我意識裡被意識到作為所有的創作者共同行動和單一存在。藝術精神作為所有創作者普遍的自我意識既保有其純粹內在性,又保有個別意識為他存在和自為存在於一個統一體裡。 亞洲藝術創作者把自身提高到自為存在的知道那普遍真理的簡單性乃是自在地存在著的格物之知,不具有由一種異己的非自我意識的媒材應用而來的那種偶然存在的形式,所以與此相反,在台灣書畫藝術創作裡,因為亞洲藝術的形象曾經採取了共創集體意識的形式,從而亦即採取了一般的個體性的形式,但是反思的思維自詡能解說那些普遍抽像的真理,因為它們是已被人們認知了亞洲民族生活中自在地存在著的真理,而表達這些真理的藝術品對於藝術創作者自我意識反思的思維便不復是生疏外在的,而是唯獨自己特有的了。因為偶然的巧奪天工的藝術創作是未經思慮的、生疏外在的,因而藝術創作者的意識也像隨機存取那樣,憑借一種無思慮的,生疏外在的方式來決定偶然的事情,像是古典、現代、當代等應用而呈現亞洲藝術創作中,台灣書畫藝術家所帶來的和平之願。 神奈川縣民hall展覽過的藝術家: 鹽田千春(第56届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代表日本馆參展)、上海藝術家范鐘鳴(1989年獲得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亞洲文化協會訪問藝術家獎。1991年在日本東京藝術專門學校任教。)、另外像是榎倉康二、山崎博、高木修、最上壽之、斎藤義重、角永和夫、建畠覺造、中西夏之、川俣正、矢野美智子、遠藤利克、逢坂卓郎、逢坂卓郎、池田龍雄、戸谷成雄、宮脇愛子、北山善夫、西雅秋、菅木志雄、倉重光則、古郡弘等日本藝術家皆在此展覽過。
繁體中文:http://www.tw.rumotan.com 簡體中文:http://www.rumotan.com
|
|
|
 |
|
 |
 |
|
 |
 |
|
 |
|
 |
China Institute (NY) 留言于2017-03-07 06:43:50 |
|
|
|
评论:UPDATE - From The Chinese American Professors and Professionals Network (2017 No.05) |
|
|
Film Art Set in Times of Chaos: Chinese Martial Arts Films March 9, 16, 6:30PM-8:30PM This five-week film series is dedicated to classics of wuxia, China''''s heroic stories of martial arts and swordplay, and accompanies China Institute''''s exhibition Art in a Time of Chaos: Masterworks from Six Dynasties China, 3rd - 6th Centuries. The screenings will be introduced by a distinguished scholar and will feature accompanying contextual materials written by series curator Nancy Jervis.
Thursday, March 9, 2017, 6:30 pm, Legend of the Black Scorpion (2006) - Directed by Feng Xiaogang Thursday, March 16, 2017, 6:30 pm: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1991) - Directed by Tsui Hark
For questions or to register by phone, please contact Aaron Nicholson at 212-744-8181 ext. 138 or by email at anicholson@chinainstitute.org
Legend of the Black Scorpion Directed by Feng Xiaogang (2006) Thursday, March 9, 6:30PM Introduced by Morris Rossabi, Senior Scholar and Adjunct Professor, Columbia University;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History, CUNY Queens College Legend of the Black Scorpion combines elements from two immortal Western plays-William Shakespeare's Hamlet and Henrik Ibsen's hosts-to create a Chinese tale of intrigue set in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CE). This film series is sponsored by a Humanities New York Action Grant, with additional support from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at China Institute. China Institute 40 Rector Street, 2nd Floor, New York, NY 10006 |
|
|
 |
|
 |
|
|
共13776条评论,每页10条,当前第217/1378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