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3776条评论,每页10条,当前第493/1378页 |
|
|
|
 |
|
 |
|
 |
shengli.g01@gmail.com 留言于2014-09-21 01:55:48 |
|
|
|
评论:UPDATE - From The Chinese American Professors and Professionals Network (2014 No.25) |
|
|
日本专家提出“0元也要拿下”建议的是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专家,也得到日本政经界的高度认可,更有高屋建瓴分析认为:这是日本在亚洲的最后一块高铁项目了,将是未来日本高铁50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开拓性建树。有老挝计划投资部高级顾问的铃木基义如此表示。他对即将填满西亚、印度及东南亚这块大高铁“棋盘”的中国攻势产生了极度危机感。铃木提出:“即使零元中标,也能想办法通过日后50年或更长的车辆更新换代、零部件维护、运行维修服务来综合平衡收回成本”。
中国对亚洲的高铁建设项目志在必得、展开了强有力的攻势。中国企业参与了今年7月竣工的土耳其高铁建设项目。中国还提出了修建从昆明到新加坡的高铁项目的构想,这条铁路将由中国主导修建,全长3000公里。为了推进该项目,据说中国正在考虑向财政困难的老挝提供约65亿美元的贷款。在7月举行的与泰国军政权的战略对话会上,中国方面也对泰国国内的高铁项目表示关注。 拔得头筹的中国高铁在土耳其初试牛耳。有报道称中国企业的高铁建设成本仅相当于日本的一半,并且工期也短。北京至广州高铁(全长2298公里),高铁项目仅用了六年多时间就于2013年全新开通。 2015年底,东盟经济共同体(AEC)成立后,区域内的贸易将更加活跃。如果中国占据物流网、高铁网的主导地位,日本的损失将无法估量,亚洲从西亚、印度到南亚,日本将无立足之本。因此,日本似乎需要改变短视的观念,懂得“有失才有得”——中国式“放眼量”的发展与历史哲理…… 亚洲中国、印度、日本有关贫穷与财富的故事演义,于2014年才第一次刚刚拉开了举世的帷幕。五千年中华民谣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能使磨推鬼。全球第一大最贫穷国家印度正重新翻新着新时代跨越“磨推鬼”传说——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牵引着日本、中国大投资的魔方和魔力……由印度牵引的“鬼推磨”或是“磨推鬼”真能在21世纪亚洲得以完全实现? “中印用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习近平如此强调拥有超过世界1/3人口的中国与印度合作的重要性。但中印“用一个声音说话”似乎是当代与未来的一个天方夜谭,除了中印间的“国家政治”“政治制度”——中共独党独裁之外,全球国与国之间最大一直的“边界未定争端”、60多年的中共死敌达赖集团……“中印用一个声音说话”?! 巩胜利 |
|
|
 |
|
 |
|
 |
偉博文化中心 留言于2014-09-21 01:42:57 |
|
|
|
评论:UPDATE - From The Chinese American Professors and Professionals Network (2014 No.25) |
|
|
大家好: 構想了很久, 今年到底要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殺的事迹.去年我们演出了纪念约翰. 拉贝的故事. 今年, 我们想以更真实的人物展现在所有華人的眼前, 所以策劃了一个戯劇: 紫玉勋章。這是一段被掩藏的事迹,在七十七年的错乱迷雾遮盖下,被人們忘懷的凄凉却又悲壮的历史背景故事; 简略的叙述它的内容如下: …..一個古老的城市被侵略军攻陷後,投降的士兵被集体机枪掃射,丢進河流。征服者肆意的屠城下,百姓被烧殺掳掠` 强奸活埋 … 一片腥风血雨;三十萬的生灵遭荼毒暴虐至死! 却在这個时候,一群不到二十個的外籍人士,组织了“國際委员會”,劃出了一個難民安全區,拼死守護着。他們与侵略军交涉着` 抗衡着` 冲突着;誓死保衞与他们毫無同胞關系的當地百姓,拯救下了二十五萬個人的生命! 那就是1937年[南京大屠殺]的历史真实故事。那留下不肯走的约翰.马吉(Rev. John MaGee)牧师,冒生命危险偷拍下惨烈的杀戮影片;Dr. Wilson 不知疲倦的二十四小时抢救伤患,约翰.拉貝(John Rabe) 率着车队突破日军封锁关卡,运进难民区最急需的粮食。敏妮. 魏特林(Minnie Vautrin) 站立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學的礼堂门口,毫无畏惧的面对日本兵的刺刀,卫护躲藏在里面数千的中国女孩子們,直到她最後献出生命…. 他们不为名利,不为自己。他们從未宣传自己的作为,也的确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故事。即使是在南京市的大屠杀纪念馆里,也只是静默的有着他们的一个展厅,一些照片,还有角落里树立着的约翰.拉貝的墓碑(從德国柏林运回的);微弱的讓人们纪念他们曾有的事迹。 去年,在我们第一次以影片配合短剧演出叙述这段故事时,当日兵要冲进安全区,所有国际委员会的成员们与中国百姓一齐拉手阻挡在大门前时,许多观众热泪盈眶,直到拉貝被驱逐出南京市,南京百姓呼喊欢送的场面,掌声在剧塲响起,久久不能平息…… ….. 今年,在加州中部一个小镇Porterville市,一对老姐妹Joyce 和 Marilyn将被迎來洛杉矶。她们会在12月的演出谢幕时,被轮椅缓缓推到舞台中央,Joyce 手中所持的,是一枚1938年当时的中国政府所颁发给她们父亲Dr. Richard Brady一个给外国人最高荣誉的奖章:紫玉勋章,以感谢他1937年在南京城陷时为难民所做的贡献。 塵封数十载的勳盒将再被打開,沉重而光華的紫玉勋章重新在人们眼前展现。它隐藏了太多的血淚,代表了说不盡的故事。有一天,它会像电影“辛德勒名单”(Schindler’s List)一樣,向举世所有的人叙说这一段人道主义的英雄故事;而这枚勋章,也将再一次被世人所看到。 我甚至在筹措经费, 计劃明年把它放在洛杉矶市中心的MOT剧院推出,在美國主流电视媒体的採訪下登塲。並想把它的光碟(DVD)在舊金山` 纽约,並所有有華人的城市推出;中文版将會讓数以亿记的中國人民看到这一演出而更知晓这段故事;而英语版,也将讓崇拜英雄的美國人發现,原來他們當中竟然有这樣的一群人,在二戰前夕的中國,灾難來临时,毫不遲疑做出了选择,投入这样崇高的壮举;同时知晓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揭穿了日本否認的谎言! 紫玉勋章,它见证一段真實的历史,它不只是一個戱劇,一個史迹,它會成為历史洪流中永不磨滅的记憶! 今年将有非常多年轻的國内來的留學生参加演出和工作, 我期盼我們所有去年的筹备委员再一次的聚首, 成为这一齣悲壮而感人的历史剧参与者!
美国纪念南京大屠杀联合会 American Council for Nanjing Massacre 联络方式: Office: (626) 442-5400; Mobile: (626) 705-6797; E-Mail: markliu101@yahoo.com 辦公室地址: 偉博文化中心 (華侨文教中心附近), 9645 Telstar Ave., Suite C. El Monte, CA 917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Zhong Liu 留言于2014-09-21 01:37:03 |
|
|
|
评论:UPDATE - From The Chinese American Professors and Professionals Network (2014 No.25) |
|
|
憶抗戰時的一個難童 1943年逃避戰火到湘西沅陵時,我讀初一。班上有三十多個學生,現在能記得姓名的也就是五、六個。其中一個叫做邢國財(化名)。他的個子較同龄者大些,但是顯得很精靈,說一口北方話,頭髮老是长得早就该剃而未剃。穿的內外衣褲總是不大合身,不是太大就是嫌小,大概是人家捐的慈善品,当然难以合身,将就掩体保暖而已。一看就知道是那時常看到的「難童」。他們都是來自戰區無家可歸的孩子,由政府的機構收容。邢同學講話尖薄,惡毒,欺善怕惡。入學後不久,一天晚飯後,我們五、六個學生,在操場上席地而坐,無事閑聊。他從不遠處走到我們當中,彎下身子對其中一個體裁較小而斯文的張作易(化名)說,「XX,我可以使用魔法,要你跟我跑就跟我跑。你抗拒不了。不信就試試」。同伴們想看熱鬧,都鼓勵他試。他剛答應的話音未落,想不到邢同學一個重巴掌,突然甩到他的臉上。我们聽到很大的「啪」一聲嚮,都吃了一驚。邢同學打了以後,拔腿就跑。張同學受此羞辱和欺負,惱羞成怒,哪裏還記得不跟他跑的許諾,自發地向無故動手打人的任同學反撲過去,要找他拼命算賬。這個打人的小混混早就一溜煙地跑開了。他哪裏追得上?這種年齡發生這種事,挨打的只好自認倒霉,不了了之。不過我對邢同學留下了極為惡劣的印象,從此敬而遠之,不多來往。 不久以後,我看到相似而相反的一幕。那是一個炎熱的周末。我們有七、八個學生,下午決定結夥到沅江河邊去遊泳, 其中包括大個子的邢同學和小個子的張同學。我們去的地方岸邊水上散放著一些木筏。沒有想到,張同學平常不大多話,腦子裹點子卻不少,對邢同學狠狠地教訓了一頓,算是報了一箭之仇。下水前我們都把衣服脫下放在木筏上,游累了就坐在木筏邊,時不時下一會兒水保持涼快,或在木筏上走動一下,是一個理想的歇暑之地。張同學趁邢同學坐在木筏邊的時候,走到他面前對他說:「XX,我今天對你也有一個魔法,我在你臉上畫個符要你來,你就要跟著我來。你信不信?」他表示不信的話音也還未落,張同學一泡尿就噴到了邢同學的臉上。突如其來的尿流讓他悴不及防,來不及思索,反射性地要抓住張同學打人。張馬上跳到水裏,邢反射性地也跟著跳到到水裏,追著要打。可是,他忘記了,到了水裏,他只有一隻手,另外一隻手要扶住木筏。而張同學是本地人,在水邊長大,在水裏是一條龍,用兩隻手把他的頭狠狠地按到水裏,吃了好幾口水才罷手。邢國財只讀了一年,就再也沒有看到,也沒有聽說過。可是那個小混混的惡作劇至今深印腦際。
|
|
|
 |
|
 |
 |
|
 |
|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in Society 留言于2014-09-20 13:56:49 |
|
|
|
评论:UPDATE - From The Chinese American Professors and Professionals Network (2014 No.25) |
|
|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in society - Call for Papers Proposals for paper presentations, workshops, posters, or colloquia are invited for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in Society, held 1-2 October 2015 in Chicago, USA. We welcome proposals from a variety of disciplines and perspectives that will contribute to the conference discourse. We also encourage faculty and research students to submit joint proposals for paper presentations or colloquia. Proposals are invited that address science in society through one of the following themes: Conference Themes •The Values and Politics of Science •The Social Impacts and Economics of Science •Human Impacts and Impacts on Humans •Special Focus: Educating Science 2015 Special Focus: Educating Science At its most cogent and most productive, science is engaged, responsible, and accountable to the social world. It is integrally linked to agendas, interests, values, and ethical stances. These need to be declared and exposed to examination, just as much as science’s propositions about the character of the natural-physical world itself. A constant and searching investigation of human interests goes to the heart of the question of the social credibility and ongoing viability of science. Our focus for 2015, ‘Educating Science,’ is interested in how ‘science’ educates and is educated by the social world. Within this dynamic, how does the teaching of scientific methodologies help produce better students, citizens, and community leaders? And what are the feedback loops connecting science and the social worlds of teachers and learners? Proposal Submissions and Deadlines Science in Society Conference and Journal The current review period closing date for the latest round of submissions to the Call for Papers (a title and short abstract) is 21 October 2014* . Please visit our website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submitting your proposal, future deadlines, and registering for the conference. Submit Your Proposal: http://www.newsletter.illinois.mx3a.com/vo/science_society_Y15a.html
|
|
|
 |
|
 |
|
 |
陈晴 留言于2014-09-20 07:43:03 |
|
|
|
评论:让我们所有校友相约回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50岁生日 |
|
|
我是二外西语系95级本科毕业生,99年毕业即来美国留学工作至今,现居硅谷旧金山湾区。目前在加州一家上市的商业银行任副总裁,接待过很多国内的考察团,希望能为母校做点贡献并积极参加今后的校友活动,也愿意帮助促成一些中美交流项目。
| 主人回复  | | | Please contact: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友会 010-65778005/65778596 校友会邮箱:bisuaa@bisu.edu.cn 校友网: http://bisuaa.bisu.edu.cn 校友会微博:http://weibo.com/bisuaa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号教学楼710 |
|
|
|
|
|
共13776条评论,每页10条,当前第493/1378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