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3776条评论,每页10条,当前第822/1378页 |
|
|
|
 |
|
 |
 |
|
 |
 |
|
 |
 |
|
 |
 |
|
 |
|
 |
于泽远 留言于2012-11-17 12:08:04 |
|
|
|
评论:“知青一代“开始主掌中国 |
|
|
11月15日,69岁的胡锦涛卸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他在这个中国最高领导职务上刚好干满10年,一天不多,也一天不少。近似刻板的严谨犹如他给外界留下的印象。胡锦涛还同时卸下了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担子。在这个位置上他只坐了8年——有两年被前任江泽民毫不谦虚地拿走了。胡锦涛并没有寻求补偿这两年的遗憾,虽然他有充分的理由这么做。他坚决地“裸退”了,反而为他赢得了真正的尊重。 作为中共建国后首位从平民成长起来的总书记,胡锦涛在10年主政中受到了太多的掣肘,这些掣肘既来自他自身价值观的局限,更来自前任大佬和“红二代”利益集团对他的不放心。这些内外因素让原本就审慎有余、魄力不足的胡锦涛在政治改革、遏制腐败、打破利益集团藩篱等重大问题上犹豫不定,建树不多,成为外界给他戴上“维持会长”帽子的主要原因。但胡锦涛并非庸碌之辈,胡锦涛时代也绝非乏善可陈。事实上,过去10年中国不仅在经济领域表现优异,在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方面也成绩不小。只不过,由于中国过去3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一些人已习惯于将中国的经济增长视为理所当然,忽略了胡锦涛和他的团队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又由于中国城乡差距和社会矛盾依然突出,人们也容易忽略胡锦涛时代在缩小城乡差距、放松社会管制上取得的进展。 事实上,中国农民等弱势群体从来都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权益从来都没有被其他阶层的人群重视。相比而言,胡锦涛时代对农民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扶,远超过他的前任。过去10年,中国舆论整体上更加开放,网络微博时代的到来也在逐步改变中共的统治方式。换句话说,中共没有一味抗拒民主、自由和开放时代大潮流,而是逐渐适应这一潮流并开始向普世价值靠拢。因此,尽管留下了许多缺憾,胡锦涛主政的10年仍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逐渐进步、思想更趋多元的10年,为中国的进一步变革和发展留下了很大空间。这或许是胡锦涛留给历史的最重要的政治遗产。
|
|
|
|
 |
Jianguo 留言于2012-11-17 11:58:48 |
|
|
|
评论:圣地亚哥华人材料专家创办的托利山科技公司一项矿井安全技术入围世界科技奖 |
|
|
可惜这网站,我在国内非要利用代理服务器才能看见。希望大家能帮助转载在国内媒体。 |
|
|
|
|
共13776条评论,每页10条,当前第822/1378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