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

SCHOLARSUPDATE.HI2NET.COM

The Chinese American Professors and Professionals Network

banner

如何看待国内很多博导不做科研,更没有指导科研的能力?

2024-07-04,阅读:171

     这个问题不复杂。很多教授博导是不怎么做科研,因为到了一定阶段和位置,要获取更多的利,主要是靠人的结构,而不是知识的结构,俗称拉关系忽悠项目。也有少数人不为利,为知识结构,构建人结构,这是神一般的存在。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要挣钱,就不要挂羊头卖狗肉。这无比正确,但你还没毕业就想挣钱,至少别人还忍了几年。己所不欲而施于人,貌似有点不厚道。只是靠搞关系上位的人,对学术危害较大,不太可能有逆取顺守的节操,拉帮结派忽悠,俗称“砖家”。

     教授博导还在做科研,那一定是真爱。做科研也分两类,一类是职业灌水,一类是倾力贡献,灌水的是套路,贡献的是情怀,这两类人对待论文的差别在于“论文==学术”和“论文-->分享”。

     对于将来不从事科研的学生或者吃瓜群众而言,似乎没有太大分别,甚至还会盲目崇拜第一类,但是对于未来致力于科研的学生和真正的学者来说,虽然短期的差异不明显,但长期的影响却截然不同,这涉及到学术精神的传承。当然,第二类人跟着可能会很费力,因为普通人不入法眼,大概率态度不会好。

     指导别人做科研和自己做科研是两回事,指导不仅要懂还要会装不懂,这样才能引导那些不知道自己不懂的人。这是一种装疯卖傻的艺术,有耐心秀这波操作的人,比拉关系的人格局大很多,是真正了解人结构的人,不仅看得长远,心态平稳,还懂得包容。

     所以,如各位所见的大部分情况,做科研在转行搞关系,搞关系的在组团忽悠,只做科研不搞关系的是另类,不仅做科研还会指导的是稀有。

     不过,大多数教授博导即使不科研,让一般人毕业找工作也绰绰有余,科研没有入门的人担忧这类问题并不太合适。

     至于瞎指挥,通常是信息不完整情况下的决策,任何人掌握信息不完整都很正常,不懂也不代表不能评价和指导,导师应该逼迫或者诱导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才能保证大概率正确的判断。

     很多时候瞎指挥不如不指挥。不像蒋介石那样,指挥班长把机枪阵地前移20米,才算是合格的统帅吗?

     隔壁组博导也有一段时间,希望把自己的指导精细到学生的每一块板子每一根柱子,就是板子点几下,柱子装多高,多少极性都要按他的来。然后那一年所有人都疯了……课题组几十来号人,一整年一篇文章都没有。

     博士选导师有个铁律:不怕指导不了科研,就怕没能力指导还指导的。更怕没钱的。

     其实造成这个问题原因在于急功近利和物欲横流,让学生和导师都没有这个耐心,如果时间都花在了调研上,还怎么灌水和忽悠呢?当然“瞎指挥”也有部分情况是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导师的建议,越有价值的科研不确定性越高,导师可能在通过试错压缩解的空间,学生却只看到了错的结果,这也是一种信息不对等,整体与局部思考的差异(当然试错时也要考虑学生本身的价值和需求,切莫把学生当成牺牲品或者花生人剥削压榨,这是在断送学生的科研前途和希望)。

     有些人说,科研要靠结构而非个人,特别是那些基础科研,投入非常巨大。这个没有错,但金字塔顶端的还是某个人,真理始终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们需要有学识和有道德的人位居高位,才能为人类和自然谋福祉。


Scholars-Net is a 501(c)(3) non-profit organization. Check payable to CAPPA, P.O. Box 236, Barstow, CA 92312, or direct deposit to Cathay Bank, 9121 Bolsa Ave., Westminster, CA 92683. Account number: 0005479070

返回